更新時間:2022-04-23 16:26:08作者:admin2
2018年,我一位同事的孩子考了六百多分,可以上c9的大學,但是他不甘心,想上北大清華。于是選擇了復讀,繼續就讀于重慶最好的中學,診斷性考試曾經考了年級前二十名。2019年高考,他考了六百五十多分,最后被西安交大錄取。所以,上北大清華確實是不容易的事情,要講一點臨場發揮,也要講一點運氣。
一個人的成功往往與自己定位分不開。一是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做自己想做的事,干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不斷學習,掌握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從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自己的發展必須和社會的發展趨勢結合在一起。三是,充分論證,不盲目做出決定。四是,建好自己的團隊。有一幫志同道合的哥們。
這個問題,別人的回答能開拓你思考的廣度,但不太容易讓你得到你真正想要的答案。因為,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的感受一定是有差異的,并且,每個人在做選擇時,用來為選擇做依據的資源也是不盡相同的。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終究還是得你自己去找到。
當年我有個學生,遇到是跟你幾乎一樣的問題。他因高考時發揮失常而錯失心儀的一流高校,但因家長的堅持,他沒能如愿復讀。來我們學校后,一直就在苦惱,要不要退學復讀,來年再戰。
我跟他有過數次的交流,每次,他都想從我這里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退好,還是留好。最終,他也沒能從我這里得到答案,但卻在一個月后做出了他自己的決定,并且從沒有后悔過自己當時的那個決定。
我沒給他答案,但我是給了他一個建議,很簡單的一個建議。
用一張白紙,一邊寫復讀,一邊寫留下。然后在下面分別列出,二樣選擇將會出現的各種可能,好的和不好的,以及為二樣不同選擇要耗費的資源。
為什么要用寫下來的法子呢?因為光在腦子想,條理不太容易清晰,思路會亂。寫下來看,可以讓自己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做一下比較客觀的分析,也就是跳出問題來看問題。
不都說旁觀者清么,所以,讓自己離問題稍遠一點,也許這是讓你能擺脫“只緣身在此山中”苦惱的一個好方法。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