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04 04:08:20作者:admin2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信息產業廳主管,其前身是原國家級重點中專校淮陰電子工業學校,始建于1978年;1996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試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2001年獲準升格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江蘇省首輪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定為“優秀”院校;2007年,被遴選為江蘇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之一。 學院發展勢頭強勁,綜合實力領先。校園占地面積72萬M2,建筑面積26萬M2,在校生10,000余人,圖書館藏書47.5萬冊,大型網絡數據庫4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400多萬元。 學院師資結構合理,骨干力量強大。現有專兼職教師564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0.6%;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7%;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7%;專任教師中有江蘇省教學名師2人,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1人,教育部高職高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1人,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6人,省“青藍工程”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9人;淮安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計劃培養對象19人;省、市崗位技術能手16人。 學院辦學理念先進,教學成果豐碩。遵循“依托行業辦學校,依托市場設專業,依托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訓技能”的辦學理念,學院設有電子工程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外語系、信息管理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和基礎教學部等8個教學單位,緊扣電子信息產業鏈設置了電子產品制造技術、電子裝備制造技術、電子裝備運行技術、信息傳播技術和信息服務技術等五大專業群共36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專業建設水平全省領先,先后建成江蘇省品牌專業2個,江蘇省特色專業2個,廳級特色專業5個,教改試點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先后榮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省級課件獎、教育部課件獎、中國電子教育學會教學成果獎等各類獎勵26項。 學院產學結合密切,實訓條件優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按照“分層遞進”的思路,依據“共享共建”原則,加大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先后建成了 88個實驗實訓室和電子產品制造技術實訓中心、數控加工技術實訓中心、網絡工程實訓中心、自動控制技術實訓中心、通信終端實訓中心、電子信息工程基礎實訓中心、商貿管理實訓中心等七大實訓中心,其中“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電子信息工程實訓基地”為江蘇省財政支持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電子信息基礎實驗實訓中心”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性中心建設點;學院還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投資建成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之一;各主干專業還結合自身特點分別與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建立了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學院現建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102個。學院還設有淮安信息技術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全國電子信息產業職業技能鑒定站和電子商務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學院是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是信息產業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全國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深入,人才培養質量過硬。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重點,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按照“以勝任職業崗位(群)需要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用人單位要求為質量標準”原則,依托信息產業及其相關的制造業企業,率先提出并實施了“將企業和教育培訓機構的職業培訓體系嵌入學歷教育體系、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嵌入課程體系、將行業標準嵌入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將企業文化嵌入校內教育環境”的“四個嵌入”的教育教學改革,構建并實施了“工學結合”、“校企全程合作培養”、“訂單式”等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開辦了“旭電班”、“百得班”、“三星班”、“蘋果動漫班”、“聯想班”、“高通班”等定向班,培養的畢業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發展”,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00、2004、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