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3-01-29 09:00:31作者:佚名
演播:張正伊
賢君第十三【第二集】
【原文】
子貢問于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子曰:“吾未識(注1)也。往者齊有鮑叔(注2),鄭有子皮(注3)孔子家語通解,則賢者矣。”
子貢曰:“齊無管仲,鄭無子產(chǎn)?”子曰:“賜,汝徒知其一,未知其二也。汝聞?dòng)昧橘t乎?進(jìn)賢為賢乎?”子貢曰:“進(jìn)賢賢哉!”子曰:“然。吾聞鮑叔達(dá)(注4)管仲,子皮達(dá)子產(chǎn),未聞二子之達(dá)賢己之才者也。”
【注釋】
(注1)識:知道。此記載又見于《韓詩外傳》卷七、《說苑·臣術(shù)》。
(注2)鮑叔:即鮑叔牙,春秋時(shí)齊國大夫。
(注3)子皮:春秋時(shí)鄭國大夫,姓罕,名虎。
(注4)達(dá):使……得志、顯達(dá)。這里表示推薦的意思。
【通解】
子貢問孔子說:“當(dāng)今做臣子的孔子家語通解,誰能稱得上賢人呢?”孔子說:“我不知道。從前齊國有鮑叔,鄭國有子皮,他們都是賢能的人。”
子貢問:“齊國的管仲、鄭國的子產(chǎn)不在賢人之列嗎?”孔子說:“端木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聽說用力做事的人賢能,還是舉薦賢人的人賢能呢?”子貢說:“舉薦賢人的人賢能!”孔子說:“對。我聽說鮑叔舉薦了管仲,子皮舉薦了子產(chǎn),卻沒有聽說這二人舉薦過比自己更為賢能的人才。”
出處:《孔子家語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