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07 07:04:47作者:佚名
01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位清華學生發布了關于他的宿舍的帖子。
奢華程度簡直令人驚嘆,和很多人印象中臟亂擁擠的學生宿舍有很大不同。
一樓大堂設有干凈舒適的休息區,配有沙發、小桌椅,旁邊還有出售各種飲料和小吃的自動售貨機。
大樓內還有免費健身房,有動感單車、橢圓機、瑜伽墊、啞鈴等。
每層樓還設有專門的會議室,供頂尖學生共同完成項目并參與學術討論。
更讓人羨慕的是每個宿舍的內部景觀,仿佛置身于高檔酒店。
刷卡開門,門旁邊有獨立衛生間。
門口有一個大衣柜,床下有一個很大的儲物空間。 這是一個標準的雙人間布局。
窗外北京的天際線清晰可見,高樓大廈的景色一覽無余。
整個房間簡潔、干凈、家具齊全。 這樣的條件下,一年的住宿費只要1200元。
很多小仙女都把自己的房間裝飾成粉嫩嫩的清華大學女生宿舍圖片,更有家的感覺。
看到如此豪華的宿舍,評論區不少人都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我真的很痛苦,努力學習真的很重要。”
“學習學習真是太好了! 我住著便宜又舒適的宿舍,吃著又好吃又便宜的食物。
出校門只需幾分鐘,即可到達步行街或萬達廣場。 圖書館有很多學習資源。 大學生活真的超級幸福。 ”
確實,能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各個地區的尖子生。
至于這么豪華的宿舍,也只有博士級別的人才可以住進去。
免費的學習資源和舒適廉價的住宿是他們辛勤工作的成果之一。
看到清華大學“最豪華宿舍”后,我意識到:
不會學習的人很容易被成人世界所限制,無法享受最好的便利;
能學習的人往往有更多選擇的機會,也有更多打破束縛的可能。
02
我見過這樣一張照片,是2020年高州市理科和文科的尖子生。
為了獎勵他們,高州市一家房地產開發商直接給了他們每人一套房子。
兩位頂尖學者手中握著價值80萬元的獎學金支票,年紀輕輕就殺害了一群辛勤工作的社工。
它們不正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最好體現嗎?
在這個時代,閱讀和學習仍然是成本最低、回報最高的變現方式之一。
為了吸引高端人才,不少新一線城市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 每個主要城市都制定了獨特的吸引人才的策略。
例如,在鄭州,本科畢業生三年內將獲得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補貼,以及每人2萬元的購房補貼。
比如,在學歷落戶的武漢,大學畢業生租房特定住房可享受20%的優惠。
例如,在長沙,落戶長沙的本科畢業生兩年內每年可獲得6000元的房租和生活補貼。
更不用說很多高校在招收博士的時候會一次性繳納幾十萬、上百萬的安置補助。
就像去年網友票選的人生十大遺憾榜單一樣,排在第一位的是:
“我沒能珍惜自己的青春,考上了好大學,所以我一生一事無成?!?/p>
努力學習并進入一所好大學真的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03
雷軍曾在武漢大學演講中表示:
“現在,學生經常抱怨專業作業不合適,學的東西沒用。 你知道大學實際上教什么嗎?
大學里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學習。 它教會你學習的能力。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學習能力,還有什么是你學不會的呢? 還有什么不適合你的專業? ”
學習能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潛在能力。
今天給大家介紹兩種學術碩士的學習方法,讓大家學習更高效。
①富蘭克林學習法。
富蘭克林 10 歲時輟學,開始從事印刷工作。 他通過自學成為科學家、發明家等全才。
他的自學方法,比如寫作方法,可供我們參考。
具體方法就是看報紙上的好文章,
讀完一遍后,根據作者的意圖自己重寫文章。
不要憑記憶背誦,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在這個教即學的過程中,富蘭克林發現他自以為理解、理解、再理解這篇文章。
但一揮筆就能寫出的內容很少,而且與原文相比,表達既不夠準確,也不夠精彩。
于是富蘭克林帶著疑問仔細審閱了文章,然后又開始寫作,然后進行比較。
多次重復這個循環,直到最終重寫的文章接近原文章的水平。
這種學習方法非常有效,一年后富蘭克林成為專欄作家清華大學女生宿舍圖片,他的文章出現在頭版。
教即學,用輸出來回顧輸入,更容易發現知識堵塞和表達障礙,也能強化記憶,形成長期記憶。
當我們學習任何學科的知識時,我們都可以通過教與學的方法來學習。
04
②15%規則。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一位教授提出,15%的錯誤率是學習的最佳難度。
這意味著,對于給定的學習材料,如果熟悉部分和不熟悉部分的比例約為85:15,則難度最合適,學習效率最高。
例如,學習一篇新的英語文章、新的數學章節、閱讀一本新書……
最好有85%是你熟悉的內容,剩下的15%是新的信息和知識。 這就是學習領域的學習。
如果新的信息或知識超過15%,比如一篇英文文章有一半的單詞看不懂,那么你就進入了恐慌區。
只有將難度與技巧的差距控制在15%范圍內,才能激發心流體驗。
這就像高爾夫或網球中的“最佳擊球點”。
如果挑戰太簡單,我們就不會學到任何新東西;
如果挑戰太難,我們就會完全應付不了而放棄,也無法拓寬知識面。
因此,如果想要有最好的學習效果,不妨將新舊知識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希望這兩種學習方法能夠給你帶來啟發。
愿你我在任何情況下都永不放棄勤奮學習的能力。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