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03 20:07:58作者:佚名
近日,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6月15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提高到7%。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央行調節信貸擴張能力、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工具之一。上一次央行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還是在14年前。從2005年1月15日起,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統一調整為3%,在2006年8月上調至4%,又在2007年5月提高到5%。此次上調幅度為2個百分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明顯超出以往。
今年以來,外資大規模持續流入,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明顯增加,4月末外匯存款余額約為1萬億美元,央行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2個百分點,可凍結約200億美元外匯流動性,這有助于縮小境內本外幣利差,抑制即期和遠期結匯,促進境內外匯市場平衡。
今年一季度開始,我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經濟復蘇、外貿出口均領先于其他國家,導致世界市場對人民幣需求量增加,疊加貿易順差擴大等影響,推動人民幣匯率走高。此外,今年1月以來,美聯儲貨幣政策依舊保持寬松,加上歐洲經濟復蘇,美元指數出現下跌,導致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
但是,若放任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可能導致人民幣幣值脫離基本面,將給出口部門和實體經濟復蘇帶來壓力,也極易引發國際投機家的逐利沖動,或形成非理性的市場盲從,帶來豪賭人民幣的炒作行為。
此次央行大幅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要求。從影響來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將使起到收緊國內美元流動性、減少美元供給的效果,有效降低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運行,有利于抑制人民幣過度升值的炒作行為與投機推進。
此次,央行沒有使用外匯風險準備金等過去幾年常用的政策,而是動用了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這一過去較少使用的工具。市場分析人士預測,未來如果外匯市場出現明顯的投機跡象,央行還可推出其他宏觀審慎工具,使外匯市場將趨于理性,帶動人民幣匯率走勢逐步回歸基本面。
對此,國內的市場主體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應結合自身特點主動做好外匯風險管理,既要重視行情,也要籌謀長遠,做出明智選擇。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新蕾 策劃:齊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