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4 11:11:57作者:佚名
22歲殯葬承辦人、26歲尸體整形醫生、31歲運尸員……清明節期間,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武漢各大殯儀館發現,許多年輕人從事殯葬服務行業。 他們熱情、勇敢、上進,逐漸成為殯葬行業的中堅力量。
4月1日上午,1998年出生的劉萬菊在武昌殯儀館舉行告別儀式。 小時候,劉萬舉看過電影《送葬者》,覺得它神圣而神秘,因此他一直對殯葬行業懷有向往。 高考結束后,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劉萬菊報考了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 畢江寧,2000年出生,是劉萬菊的女朋友。 他們畢業于同一所學校,專業相同,現在在武昌殯儀館擔任殯儀員。 劉萬舉說:“其實這個職業并沒有那么神秘,只是一份普通的服務工作,我的同學畢業后也大多從事殯葬行業。”
3月30日,1991年出生的江青在青山殯儀館對運尸車進行消毒。 當時,江青報考的是武漢民政職業學院婚禮策劃專業。 入學后英語作文,我得知學校有殯葬專業,所以我經常上課、聽課,漸漸地產生了興趣。 后來湖北民政職業學院,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下,他轉向了現代殯葬技術和管理。 畢業后,江青來到青山殯儀館,做過殯儀員、防腐師、整形醫生,現在是一名運尸員。 江青說,“也許是見識了太多生與死的分離,這份工作讓我更加尊重、珍惜生命。”
記者從武漢各大殯儀館了解到,以“90后”、“95后”為代表的年輕人在殯葬承辦人、防腐整形、遺體運輸、火葬等崗位上的身影越來越多。 青山殯儀館有71名一線殯葬工作人員,其中29名90后; 漢口殯儀館防腐整形團隊的13名工作人員中,有6名是90后。
“每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我們殯儀館求職、實習,其中大部分是相應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將會有更強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質、服務態度和創新意識。” 青山殯儀館相關負責人說。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尚忠勝表示湖北民政職業學院,隨著國家對殯葬行業越來越重視,社會對殯葬服務行業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年輕人敢于沖破傳統偏見,投身殯葬行業,體現了當代社會對待死亡的理性態度,也體現了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乃至世界重大事件。 不僅為用戶提供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新聞、實用便捷的資訊,還推出了掌報閱讀、報道、學習、在線互動等一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