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5 21:56:45作者:佚名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與職業高中匹配錄取分數線
2022年湖南省職業高中對口招生本科計劃統計表
學校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邵陽學院
外文名稱: 邵陽學院
簡稱: 邵元 (SYU)
成立時間:1958年
學校類型: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綜合
辦學特色:普通高等院校; 卓越醫生教育培訓計劃
湖南省“雙一流”高水平應用型特色學院(2018年)
責任部門:湖南省
本科專業:53個
碩士學位點:2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工程)
院系:經濟管理系、政法系、中文系、機械與能源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等
校訓:明德、求真、共生、超越
地址:邵陽市大相區學院路七里坪
學校代碼:10547
學校簡介
邵陽學院始建于1958年,醫學專業可追溯到1906年。2002年,原邵陽師范專科學校與原邵陽專科學校合并升格。 2016年,邵陽醫學院并入。 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學位招生資格的省屬多科性本科院校。 是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優秀醫生教育培訓試點單位之一。 2018年,學校被認定為湖南省“雙一流”高水平應用型特色學院。
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位于國家衛生城市、湘西南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邵陽市。 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重建共和國”的民主革命家蔡鍔、杰出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呂振宇,德藝雙馨的人民音樂家賀綠汀。 寶清竹刻、邵陽木偶戲、海濱年畫、花瑤繡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湖湘文化中熠熠生輝。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樹木蔥郁,鳥語花香。 是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大學、湖南省“花園式單位”。
辦學基礎條件優良。 學校占地面積163.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92.4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4.2億元,教學科研設備原值2.91億元,館藏圖書302.37萬余冊,其中電子圖書107萬冊,中外文紙質圖書1471種,各類數據庫和平臺50個。
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 設有21個教學學院,其中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工程”碩士學位類別力學、生物、醫學; 擁有湖南省“雙一流”應用型特色學科6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大學學科門類; 53個本科專業,面向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966人(不含繼續教育學生)。
學校堅持以根本為根本,扎實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是教育部首批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首批試點高校、教育部“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教育部、衛生部、教育部首批“新農業科學”項目。 建設高等院校。 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和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9個。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精品視頻開放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精品課程59門。 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邵陽學院分數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和科研平臺29個。 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25個、1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生創新訓練、創新創業教育中心,7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6個直屬附屬醫院、協作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
師資力量雄厚。 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教授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 現有教職工4324人,其中正高級職稱(含教授、主任醫師等)216人,副高級職稱(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747人,博士學位(含在校生)55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9個,其中省級優秀研究生教學團隊和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10余個。 通過引進和培養,建立了“紫峰學者”領軍人才、學科(學術)帶頭人、中青年拔尖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師四級人才梯隊。 匯聚了一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國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芙蓉學者、省級教師組成的團隊。 “百人計劃”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級“121人才工程”專家、湖南省青年拔尖人才116人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集群。
科研成果豐碩。 近年來,學校主持各級垂直科研項目1243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獲得各級教學科研成果獎207項; 發表學術論文6100余篇,其中620余篇被國際三大權威索引收錄; 出版學術專著273部。 本刊(社會科學版)是RCCSE(武漢大學版)核心數據庫A類核心期刊。 《學報(自科學版)》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稱號、第七屆湖南省“十佳期刊”稱號。
人才培養質量提高。 近三年,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師范院校學生教學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各類其中國家級學科競賽200余項。 2018年榮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2020年、2021年榮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 2021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 比賽一等獎,并于2021年獲得“田家兵杯”第七屆全國師范院校師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學校多次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優秀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學校” 。
辦學步伐加快。 學校堅持校地、校企合作,構建“城校共生”發展模式。 與邵陽市人民政府及所轄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簽訂校地合作協議。 還與中國電信簽署校地合作協議,湖南省電力集團、香窖酒業、遠大集團等企業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成果轉化; 建有6所工業學院和中科曙光等3所學院,探索“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 2021年,學校成立產學研合作辦公室和成果轉化應用中心(知識產權中心)邵陽學院分數線,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大學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關系。 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項。
建校60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踐行“立德樹人,學以致用”的校訓。求真、共生、超越”,促進“共生、共榮”。 “求實創新”的校風、“厚德明理、勤學苦行”的學風、“修身立德、敬業奉獻、精益求精”的教風,為20萬余名高等院校輸送了優秀人才。為國家和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支持。 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綜合治理優秀單位、湖南省高等學校。 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易班建設先進單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高校軍事訓練工作先進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堅持“立足湖南、面向周邊、輻射全國”的方針,以工科為主體,教師和醫學為兩翼,多學科專業協調發展,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創新實踐能力強、專注力強的學生,以“服務基層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努力形成博士-碩士-本科的辦學層次到2035年,基本建成國內知名度高、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學校歷史
邵陽師范學院:
1958年7月,邵陽師范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
1958年9月,邵陽師范學院成立。 同年,與湘潭師范學院(現湖南科技大學)、衡陽師范學院(現衡陽師范學院)并列為全國首批8所師范學院之一;
1959年9月,湖南省教育廳指示學校正式定名為邵陽師范學院,并報國務院備案;
1965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郭沫若親筆題寫了“邵陽師范專科學校”校匾;
1993年更名為邵陽師范學院;
邵陽學院:
1975年11月,湖南農學院邵陽分校成立貝語網校,校址在邵陽地區一家茶店;
1978年11月,邵陽基礎學院成立,位于邵陽市江北訾洲;
1985年7月,更名為邵陽工業學院;
1980年上半年,省委決定撤銷冷水江基礎大學。 1978年底,學校擴招至機械專業學生66人,發電配電專業學生34人,并籌建湖南大學邵陽分校;
1981年8月,湖南農學院邵陽分校并入湖南大學邵陽分校;
1991年3月,湖南大學邵陽分校與邵陽工業學院合并,學校定名為湖南省邵陽工業學院。
1993年更名為邵陽學院。
學校合并設立:
2002年,邵陽師范學院與邵陽學院合并,更名為邵陽學院。
2004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10月獲得碩士研究生招生權(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工程)。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邵陽醫學院并入邵陽學院。
2017年11月,學校新增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第三批)。
學校榮譽與學科建設
邵陽學院3個專業被認定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7個專業被認定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經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廳審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被認定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會計
會計專業始建于2006年,經過16年的建設,綜合實力位居湖南省高校前列。 2018年,在湖南省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位列全省第三、地方高校第一,并獲得A級專業評價。 2019年入選湖南省一級專業工地,2021年入選國家一級專業工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源于1996年創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2003年升格為本科專業,李國杰院士為該專業客座教授。 經過20多年的建設,綜合實力在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2012年入選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 2017年獲得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 2018年獲批湖南省“十三五”特色應用學科。 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電子通訊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始建于1994年,2004年升格為本科專業,2006年被確定為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2008年被評為湖南省第一批本科特色專業。 2012年,電子工程實踐中心被批準為“湖南省工程示范中心”,2012年與英國密德薩斯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2019年在本科生綜合評估中被評為A級湖南省專業。 2020年被確定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2年被確定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7個專業被認定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分別是:法學、體育、漢語言文學、商務英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電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醫學、管理科學、視覺傳達設計、思想政治教育、自動化、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旅游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理學、藥學、歷史學、園藝、英語、護理、醫學檢驗技術、環境設計。
邵陽學院 2021-2022
職業高中對口招生計劃
2021年職業高中對口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91人)
202 2職業高中函授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150人)
2021-2022 邵陽學院
職業高中對口申請分數線
1、2022年邵陽學院職業高中配套錄取分數線
2、2021年邵陽學院職業高中配套錄取分數線
錄取原則
1、按照志愿者批次順序,考生檔案查閱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 根據平行自愿備案批次,調整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考生檔案審核比例將根據各省份生源情況確定。
2、候選人提交的成績(含政策加分,下同)將作為排序的基準分數。 如果學生提交的成績相同,則高考原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 申請平行志愿時,如有多名考生原高考成績相同的,按照各省份文件說明進行同分錄取。 文件中沒有說明的,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進行選拔。 入場。
3. 入學的考生將按照“分數優先,隨心所欲”的原則錄取。 錄取分數線、政策加分和錄取減分等的確定,按照省招生主管部門的文件和規定執行。
4、藝術類專業錄取規則:按照原籍省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若不計算某省綜合成績,音樂、美術、舞蹈綜合成績計算公式為:綜合成績=高考文化成績(含政策加分)×30%+專業統考成績× 70%。 總成績相同時,專業成績較高者優先錄取。 如與當年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文件規定不一致的,以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為準。 ) 適用。
5、體育類專業錄取規則:入學的考生按照原籍省份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某省份不計算綜合成績的,按照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六、高考綜合改革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報送錄取按照當地招生部門的規定執行,并對考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執行。
7、湖南省公費農村初中教師高中本科階段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含省級優秀教師專項項目)、農村訂單免費本科醫學生培養計劃按照國家及湖南省相關政策。
八、湖南省少數民族預科班招生規則:根據當年公布的預科招生計劃,學校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擇優錄取。
9. 英語和商務英語專業僅接受英語語言考生。 申請其他專業時外語語言不限。 但入學后,非英語考生的公共外語課程將用英語授課。
十、除特殊指定專業外,學校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原則上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指導意見》及相關補充規定執行。 考生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嚴格執行《普通高校招生體檢》。 《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選專業相關補充規定。 如因未按規定選擇專業,給后續升學、就業造成困難的,后果自負。
11、學校招生實行遠程網上招生。 考生可以通過當地招生部門提供的渠道查詢錄取結果,也可以登錄學校網站通過招生查詢系統查詢錄取結果。
學院師資隊伍
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3627人,其中附屬醫院職工2179人; 正高級職稱(含教授、主任醫師等)164人,副高級職稱(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633人,博士、碩士1050人。 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專家、省級教學名師、省“121人才工程”17人; 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含兼職)134人。 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教授為名譽院長、兼職教授,常年聘請多名外籍教師。
大學獎學金和助學金
1、邵陽學院學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等獎勵。
2、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可享受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學校助學金等。
10
學院風光
暮
四合
,
鄧華
第一次
四時花開,各有各香
萬物
精神
,
放肆
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