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08 16:38:42作者:佚名
——江蘇考生
多年來,它們一直被當作實驗的豚鼠。
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里,
江蘇高考制度已修改五六次!
▼
1999年:“3+2”模式
2000-2001年:“3+小綜合”
2002 年:“3+綜合”
2003-2007年:“3+1+1”
2008-2019:3+學術水平測試+綜合素質
2018 年秋季將針對高中新生實行 3+3 模式
然而江蘇名牌大學的錄取率到底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各地985/211大學的錄取率。
2017年全國985高校錄取率排名
2017中國211大學排名
▼
江蘇省教育水平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江蘇高考考生整體素質很強。
然而,自2008年江蘇高考改革以來,
各種高考模式層出不窮。
同學們刻苦學習了十年。
高考成績優異,卻不如招生指標。
江蘇考生錄取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倒數。
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
如今,這種不公平終于有了改變:今年6月15日,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門研究江蘇高中招生、高考改革、高考試題等問題。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明確表示,江蘇教育改革要嚴肅處理,中考、高考政策要調整,“欠老百姓的債必須還,不能等”。
江蘇省教育廳負責人明確表示,江蘇將增加高中階段招生規模和初中階段招生選擇名額,力爭提高重點高校在江蘇招生比例,今年已確定江蘇重點高校招生計劃增加1309名。
更重要的是,2019年江蘇本科一、二將合并為本科一,2019年起外語使用全國統考卷,2020年起語文、數學使用全國統考卷,新高考方案將于2021年正式實施。
樓書記在致辭中說:
江蘇省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初中分流,剝奪了相當一部分孩子上高中、參加高考的機會;高考難度全國最高,南京文科狀元連北大都考不上,高校升學率太低,這個現狀必須改變。
以下文章以官方確認為準,請勿造謠!
最近我看了一下各個省的情況,我看了一下2015年到2018年各個省份的普教和職教比例,廣東、陜西等地區總人口和江蘇相差不大,但是高考考生數量比江蘇多很多,全國都實行“大致相當”,為什么結果差別這么大?因為他們不歧視職教,而我們這里歧視職教,都是孩子家庭的主動選擇,不存在低人一等,我們按分數把一批孩子砍掉了。
我也看了對江蘇高考的分析、對江蘇高考方案的評估,看了學界、人民群眾、各方面的意見,專門向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作了匯報,聯系了教育部。首先我進行了自我反省,江蘇片面追求升學率,降低分母,突出分子,這是我們執政理念的問題,曲解了中央的政策,引起群眾的不滿,也造成了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我們追求創新,做了太多的改變,所謂改革,其實就是在鬧事、在瞎搞。現在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地步,必須全面、認真地反思。
江蘇是最早呼吁素質教育的,但我們是最應試的,最激進的。江蘇高考難度也是全國最高的。課外培訓盛行,孩子負擔重,家庭經濟負擔也重。我了解到好幾個教育局長把孩子送出國,說是壓力太大,怕在國內考不上大學,非要送孩子出國。我們中考政策那么緊,高考錄取率當然很高。這種做法欺騙了我們這么多年,很多高質量的指標都給了其他地區,2017年江蘇一等錄取的總數還不如內蒙古,更別提陜西了。我們都要學好數學。
教育部對全省招生計劃沒有嚴格限制,內部控制在30%左右。江蘇只有南京大學超過30%,大部分連20%都達不到。高考十年五變,老師無所適從,家長怨聲載道。反思不只教育部門,各有關部門都要反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對江蘇教育不滿的原因何在?輿論這幾年一直存在,前年還引發了大規模的集體上訪,督促我解決問題。我們的做法本質上是對中央精神的扭曲,也有利益在作祟。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基于充分滿足愿望的“大致相當”。
一些省外的同志也提醒我,江蘇高考一再改革,自己出題,有利益沖突,要我慎重。但我不認為已經到了不能解決的地步。要推進大改革,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站在人民一邊,真正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
由于我們錯誤解讀上級政策,沒有真正堅持教育大省的方針,導致江蘇的教育大省地位下降,高考整體水平也下降。我們不能陶醉于現在的分數線和錄取率,以為能上到90%就沒問題了。如果考慮到中考前期的分流,90%只有45%,這實際上剝奪了相當一部分孩子的機會。過去高校招生,都到江蘇來搶生源,現在江蘇考生沒有競爭力,沒有吸引力,根本就不要,怎么能排在前列呢?我向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提出增加我的名額,邱勇說今年再給你一個名額!以我和邱勇的交情,絕不會出現這個結果。其實江蘇高考的選拔方向和清華的選拔方向不一致,不一致。 昨天有一位領導也說,江蘇的學生很優秀,但是不考物理、化學,我一個都不要。
我們要深刻反思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為什么江蘇缺乏創造力,這是因為高中普遍不重視數理化,中考的剛性分流,導致學習壓力的轉移,害死了不少孩子。我在調研的時候看到,中學里有心理咨詢室,有老師在做心理輔導,十四五歲的孩子那么壓抑,這怎么可能?以前普通農村家庭的孩子還有上學的渠道,現在卻被堵住了,不學數理化,怎么促進創新?以前我覺得江蘇的孩子可以,現在我調研發現,江蘇學生變得很差,進入本科以后拿不到獎學金,學習跟不上,只能勉強跟上三年級。江蘇的ABC劣勢很嚴重,兩門語言科目對農村孩子很不利,因為農村孩子英語基礎薄弱,成為弱勢群體。 考完ABC,只要有一個C,就考不上名校。2008年有報道說,南師附中一個孩子文科成績全市第一,文科狀元,超出一等成績92分,但因為政治B,沒能考上北大。后來南大用擇優指標錄取了他,后來擇優指標取消了,這樣的孩子選擇就更少了。
我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書記聊天,他是西北工業大學(985大學)的,西北工業大學的老師都跟他們的孩子說,不努力就得在西北工業大學呆著。可他調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老師卻說,他們的孩子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很難!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我們人為地壓低了,江蘇人均受教育年限才9.57年,太低了,再過幾年,江蘇的人才供給就會成為大問題。我們考慮問題不能脫離江蘇的實際,不能把動亂當成改革。
事情清清楚楚,欠人民的債,必須解決,不能等。大方向是創造條件,給孩子們選擇的權利,給他們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職業教育的壞名聲要澄清,不是硬扣分數,而是讓他們自主選擇適合的教育。要準確理解“大致相當”的原則,各城市不再單方面制定指標、硬性政策要求、片面追求入學率,結合本地實際,充分滿足學生自主的要求。剛才交流中提到,在教育監管方面,普通職業比例達到6:4就算合格了,地方可以鼓勵多辦綜合高中,讓孩子考高考。這里,我想提醒各位書記,要靈活理解和把握“大致相當”。
關于高考方案,我們盡量和全國方案保持一致,不要做任何改變。方案要簡明扼要,清晰易懂。現在的方案我看不懂,小孩子更看不懂,而且還沒看懂就變了。我覺得應該全國一張卷子,不要再搞獨立考試了。剛才有人說江蘇考生的分數可能很高,其實可能不是,以前可能這樣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頒布,現在不是這樣。我們不要高估自己,可能現在追上東部地區的平均水平還是有難度的。考得好就別勉強,別人來搶學生,我們也可以爭取一下。現在基數那么小,獨立考試的總分那么低,怎么爭取?
高考科目設置方面,語數英統一,強化物理、化學、歷史、政治,爭取固定組合。總分750分,外語總分可以降低一點。語數各150分,外語120分,政治、歷史各120分,選修90分,跟全國水平一致,也能衡量我們的水平。浙江新方案是6選3,20多個組合,太多了。學生會跑很多課,老師跟不上,教室不夠用。不要高估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到處跑課。我們是相對固定,3 2 1。
還有一點要明確的是,學業水平測試明年將取消。從本義上講,學業水平測試就不應該進行。就像計算機水平測試,應該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的,而不是針對計算機專業的。現在的學業水平測試,其實是否定了我們的高中教育。另外,不進行ABC,也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
關于高校招生,我們高考有33萬人,都是最優秀的網校頭條,經過層層考試、層層選拔,一定要保證他們能上好學校。很多省份實現了省內一本招生70%,我們只有20%,這怎么可能?省內一本招生要超過50%,部屬院校不能低于25%,3年內逐步達到30%。我也聯系了幾個校長,他們都支持江蘇,要積極爭取這個目標,如果達不到25%,省里就取消支持。他們要告,就讓他們告我吧!省外重點學校招生比例可以按照公共資源比例來定。江蘇人口占全國5.8%,如果招生超過5.8%,不算歧視江蘇。 如果達不到5.8%,就是對我們的歧視,我們經濟上對國家貢獻這么大,我們要有信心去爭取。
高考是一根接力棒,這根接力棒需要換。昨天教育局專門開會,連夜做工作,做得非常好。教育考試局要密切關注,公布多少人承諾多少。充分利用這些指標,不要浪費。對本科沒考上的人,也要研究底線方案。我們有很多民辦高校,有政府補貼的民辦高校,要積極想辦法,統籌兼顧。這樣對解決孩子負擔重、培訓熱、擇校熱等問題,起到作用。不能把孩子當實驗品。要對標中央,堅持教育規律和人民立場,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面對歷史積累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要回答,而且要回答好。思想上要真正解放,這不僅是知識,更是感受。要抓住關鍵癥結,系統研究教師問題。以上研究的措施要低調落實,講究工作方法和途徑,不爭論,不分內外,不翻舊賬。落在自己頭上要負責任,不找借口,不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