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30 08:18:18作者:admin2
一、低保戶是家庭成員平均純收入,低于當地農村生活最低保障標準的常住農村居民,享受國家低保補助的貧困家庭,他們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家庭成員很難通過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只能夠靠領取低保金生活下去,所以國家會給這些家庭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二、五保戶五保戶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撫養或扶養人的“三無”人員,國家對五保戶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所謂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即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三、殘疾戶殘疾戶是指因為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事故導致殘疾的家庭。這些家庭成員一般情況下很難通過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所以國家會給這些家庭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繼續生活下去。當然,現在也不乏有很多殘疾成功人士,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正常人都羨慕的生活。四、獨居老人戶獨居老人戶,顧名思義指的是老人一人獨自居住生活的家庭。之所以被稱為獨居老人,通常情況下,這些老人都是有兒有女的,但是可能由于子女都不在身邊,到導致老人家自己一個獨自生活,其實,現在的農村很多這樣的獨居老人戶。?五、大病戶大病戶,顯而易見指的是因家有大病或重病人員的家庭?,F在農村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患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管是哪一種疾病,也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畢竟人食五谷雜糧,要想一輩子不生病,還真的很難做到啊!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一種戶類型,都是屬于農村的貧困群體。隨著2020年全部脫貧,這些貧困群體想要納入貧困戶的話,是不太可能了。因為農村現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將會全部脫貧,如果達不到脫貧條件,國家將實行全面兜底的保障措施,要么五保,要么戶保。?干部天天講“幫扶”,群眾時時盼“幫扶”,這已經成為了基層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為了保質保量完成2020年的脫貧攻堅任務,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國家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五類重點人群:低保戶、移民戶、殘疾人戶、大病重病戶、重災戶。扶貧"四類對象"一是農村低收入人口。二是省定經濟薄弱村。三是扶貧開發重點片區。四是扶貧開發重點縣(區)。1、無勞動力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家庭。家庭成員主要是老年人(60周歲以上)或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且無經濟收入來源的?;蚱滟狆B、撫(扶,下同)養義務人均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或家庭主要勞動力因服刑、強制戒毒、失蹤等原因,無法履行贍養、撫養義務的家庭。2、因殘重度貧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勞動力是一、二級殘疾人,或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或一戶多殘,或老殘同戶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特殊困難家庭。3、因缺資金有子女無法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困難家庭;家庭人均純收入未達到國家現行扶貧標準的困難家庭3、因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或長期慢性病等,扣除各類政策補助后,自付醫療費仍然很高,導致家庭處于國家扶貧標準以下的困難家庭。4、因災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貧困的家庭。因災害、突發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勞動力死亡、重殘等致貧且無其他經濟來源的家庭。5、因其他不可抗拒原因,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重度貧困家庭。6、無房且自己無能力修建的農牧戶,或只有一套住房已經存在安全隱患,自己卻無力修建的農牧戶。擴展資料:扶貧標準我國在2008年前有兩個扶貧標準,第一個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絕對貧困標準,該標準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熱量的最低營養需求為基準,再根據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進行測定。后來此標準隨物價調整,到2007年時為785元。第二個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標準,到2007年年底,調整為1067元。2008年,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準。此后,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準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1196元的新扶貧標準仍被視作偏低。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將納入扶貧范圍。2012年12月8日起遼寧省扶貧標準將提高至3200元,比原來1500元的扶貧標準提高了113%。在這一標準下,全省低收入貧困人口數為314萬人,約占全省農村人口的14.8%。精準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偟脑瓌t是“縣為單位、規??刂?、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過去,全國曾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實踐表明,這樣識別扶貧對象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瑣、操作性不是很強。我省宜賓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選”確定扶貧對象的扶貧“首扶制度”,也是一個精確識別的好辦法。其具體作是:根據國家公布的扶貧標準:村民先填申請表,首先由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進行比選,再由村“兩委”召開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并張榜公示。根據公示意見,再次召開村、社兩級干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并再次公示;如無異議,根據村內貧困農戶指標數量,把收入低但有勞動能力的確定為貧困農戶。不論采取何種方式識別,都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透明程序,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讓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準”識別誰是窮人,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