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03 04:58:17作者:admin2
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時,首先要清楚,學好美術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家長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準備打“持久戰”,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要有吃苦耐勞的毅力。其次要學習美術,畫紙、畫筆、顏料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在購買作畫工具和材料時,應事先進行咨詢、了解,不同的畫種購買不同的材料,不要盲目挑選,以免造成材料和資金的浪費。在孩子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如何激發孩子的繪畫潛能,讓孩子科學、有效地學好美術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合理安排作畫時間
要使作畫時間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規律。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疲倦和注意力分散,家長可以采取分散時間的方法,在孩子有作畫欲望時,就讓孩子積極投入,盡興揮灑,滿足其創造欲及表現欲。不要使用“物質刺激”的辦法,拿零食或玩具引誘孩子學習,或以打罵強制孩子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提高興趣是父母首先要做的。機械的定時定量的限制方式是不足取的,只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妨礙孩子作畫興趣的培養。
二、適時適度地激勵與表揚
贊揚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磨煉,特別是對孩子,要永遠給予燦爛的笑容。家長要留意孩子在美術學習中通過努力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揚,使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當孩子畫得不成功時,家長應該幫他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明確表示相信他有畫好的能力。對于孩子再臟再亂的畫面,父母都不應該全盤否定,因為里面總有值得肯定的東西,哪怕只在紙上畫了一條線,也應該鼓勵他:“這是春天的雨還是地上的小草,還是水里游來游去的魚?”切不可說喪氣話,否則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最終失去信心。贊揚孩子是為了鼓勵孩子,讓孩子增強自信,充分提高能力。只有謹慎、及時、適度地夸贊孩子,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創造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
作畫環境要安靜,避免外界環境的干擾,以便孩子投入地作畫;室內光線要好、要亮,讓孩子正確辨別畫面的明暗度及色彩的各種對比關系等。
四、切忌不斷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環境的清潔
不斷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環境的清潔,會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為害怕批評而放棄繪畫。一個干凈整潔、行為拘謹的孩子怎么能夠創造出自由奔放的作品呢?父母應該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創作空間及材料,比如一塊屬于他自己的空間,讓他可以在這個天地里大膽地創作;一張盡可能大的紙;一塊可以盡情涂抹的瓷磚;各種喜歡的彩筆,各色漂亮的紙頭,甚至廣告紙、膠水等材料,這樣既不會弄臟家里的地板和墻壁,又能隨時滿足孩子創作的需求。
五、經常帶孩子看畫展和名家名作
引導孩子多看多想。“見多識廣”,讓孩子接觸各種優秀的美術作品,在開闊眼界、提高欣賞水平的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確定努力奮斗的目標。鼓勵孩子多觀察是極其重要的,時刻讓孩子關注周圍的事物,鍛煉一雙敏銳的眼睛,積累各種素材。如帶孩子參觀動物園、展覽館,游覽名山大川,或是到商店、馬路、田野走走看看,見多識廣的孩子自然會在腦子里儲存豐富的創作素材。家長可及時引導孩子發現、觀察美的事物,增強對美術的悟性。
六、正確對待各種書畫比賽
有的家長急功近利、“望子成龍”。不能盲目地與別的孩子攀比,以為考級、獲獎就能證明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水平,便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與能力,強逼孩子,讓孩子參加各種書畫大賽,用證書、得獎來滿足、平衡自己的虛榮心,否則很難有較大收益,甚至會適得其反。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會給孩子增加負擔,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
七、切忌過早讓孩子學畫成人畫
過早地把孩子送去學畫成人畫,會限制其豐富的想象力的發展。兒童的繪畫作品應該有自己的特點,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用心觀察和傾聽,就會知道孩子的畫上每一根線條的內涵、每一種色彩的意義。說到底,美術的實質,除了培養孩子的視覺美感外,更要幫助孩子尋找出一種特殊的、開放的觀察和解讀世界的角度,所以最要避免的是用成人固有的感受方式取代孩子新鮮自由的天性。
八、父母應為孩子建立一個專門的美術作品檔案
一張張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作品,把孩子在各方面的進步展現得一目了然,便于家長了解孩子的特點,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輔導。也許一幅畫的看上去很幼稚,但創作時孩子頭腦中孕育了豐富的想法,這樣的作品就值得收藏。孩子的美術作品檔案建立后,別將它束之高閣,記住常常拿出來和孩子再次分享。茶余飯后,一起翻開美術檔案,共同回憶當時作畫的情景,孩子說說當時的想法,大人說說自己的感受,親子情感此刻暢通無阻。
九、父母作為參與者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如果能夠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不但能使孩子更敬重你,潛移默化地影響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