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布置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不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要求學生" />
更新時間:2021-11-17 09:03:29作者:admin2
改進考試方式,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作業要堅持全批全改,及時反饋,根據學生作業情況調整改進課堂教學工作。
不布置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不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加強作業設計指導,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涵蓋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個性化作業,切實提高作業質量和針對性。
四種成績管理系統建立的依據及其功能:
省考試局會考處計算機總庫中保存有全省參加會考的考生各學科的四種成績,即卷面原始分、標準Z分、等第成績、標準T分。
原始分作為存檔備查、試卷分析、命題研究用。
標準Z分為確定等第的依據。以全省考生的總體水平為參照,平均分為零,標準差為1,基本上作到不同年度、不同學科的成績等值。
各個等第分數線的確定是根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先確定各個等第的百分率,參照正態標準Z分對應的百分等級劃定各個等第的分數線,要使劃定的各個等第的考生數所占的百分率和預定的相同,必須在計算Z分時先作正態處理。
等第成績是向考生報告和社會上公開使用的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第,考查分為及格、不及格兩個等第。考試本身必然存在一定的誤差,卷面上相差幾分,往往屬于誤差范圍之內,可以當作水平是相同的。
一般的水平考試成績也不要求區分太細。為了減輕考生那種由于“分分計較”帶來的心理負擔,所以決定不公布和使用百分制原始分數,只報告等第成績。實踐證明這樣處理社會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