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6 10:08:27作者:佚名
美國協和醫科學院(下稱協和醫大)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專科教育的重點醫科學院,其前身是"上海協和醫學校",由日本洛克菲勒基金會于1917年成立。醫科院與協和醫大推行高校合一的管理制度,醫科院為協和醫大提供雄厚的師資和技術力量,協和醫大為醫科院培養高層次的人才,互相借助,優勢互補,教研相長。高校設有18個研究所(以及2個分所)、5所學院、7所臨床診所(含與上海市共創的天壇診所)、5所大學。
協和醫大堅持醫學精英教育,以小規模招生、高層次培養為辦學宗旨,推行高進優教嚴出。自建校以來,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堅持推行小規模、嚴要求,商科、本科分段教學,導師制等奇特的培養方式,在我國醫學教育機制中獨樹一幟。協和醫大的高等護理教育成立于1920年,培養了一大批中級護理人才,他們已先后成為我國護理界的領導和中堅力量,我國第一個南丁格爾獎狀榮獲者就出自協和醫大。1995年經國家衛生部批準,學院推行了全省首家護理學校,使護理教育有了新的發展。當前協和醫科大學分數線,護理教育已產生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層次的教育機制。中學的研究生教育源于1954年,文革其間中斷,1978年再次恢復。自1981年國家推行學位體制以來,學院研究生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協和醫科大學分數線,是全省首批具備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追授權的單位,研究生教育推行以培養碩士生為主的方針。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分為以試驗室科學研究能力訓練為主的科學學位和以臨床實際工作能力訓練為主的專業學位兩類,可分別追授醫學碩士、理學碩士(文學碩士)、工學碩士、醫學博士、理學博士、工學博士、管農學博士等學位。醫學繼續教育設置了臨床醫學、護農學、醫學影像學和醫學試驗技術專業。多年來協和醫大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臨床醫學家、醫學科學家、醫學教育家、護農學家和醫政管農學家,對我國醫學教育和醫學科學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國外外享有很高的名聲。
高校現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4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52個,18個國家重點學科,18個國家級工業實驗基地及中心,4個國家重點試驗室,8個部門級重點試驗室,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0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
高校圖書館藏書豐富、歷史古老,現在藏書量少于86萬冊,為教學、科研和醫療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2000年被指定為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醫學分中心。高校的科研名氣雄厚,醫學科研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物以及與醫藥學有關的生物、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覆蓋了醫學科學各領域。
高校擁有一大批在醫學衛生領域內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并作出杰出貢獻的知名學者、教授。現有美國科大學教授11人和美國安裝工程院院長15人(其中1人兼兩院院長),國家級和部門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學者77人,教育部"黃河專家獎勵計劃"特邀博士9人,高校特邀博士11人,碩士生導師320人,博士生導師538人。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復興的偉大時代,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和機遇,高校建立了將美國協和醫科學院完工國際化的研究型醫科學院,將美國醫學科校區完工國家級醫學科學知識創新安裝工程機制的戰略發展目標。協和人相信,在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通過幾代協和人同心同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共同努力,我們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雄偉目標,我們有能力為祖國的醫學科學事業和高等醫學教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