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9 10:06:18作者:佚名
中國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留存至今的只有百分之一到二。 其余的最終因自然或人為的破壞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古代經典是承載古代文明文化的“鄭和寶船”。 它的形式、語言和內容都是一個時代歷史的真實寫照,能夠激起人們強烈的探索、尋寶的沖動。
“永樂大典”就是這樣一艘“寶船”。 它曾經是如此的巨大和華麗,以至于它的倉庫里包含了14世紀之前的所有中國文化。 元代道教遭受毀滅性打擊。 元朝統治者幾乎燒毀了所有有關道教的書籍。 到了明代,流傳于世的道教經典還不到宋元時期的三分之一。 《永樂大典》最大程度地記載了明代以前的所有道教經典。 但現在永樂大典內容,人們只能通過露出水面的一小段桅桿來猜測這艘沉沒寶船的一切。 歷史上的“永樂大典”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敬佩,它的毀滅也帶來了同樣強烈的悲傷和遺憾永樂大典內容,留下了許多謎團等待后人去探索。 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永樂大典》是一本什么樣的書,而很多熟悉《永樂大典》的人可能一輩子也見不到《永樂大典》的原貌。
《永樂大典》所載書籍,多為宋元時期的書籍。 到明代編修《文淵閣目錄》時,此類著作僅存三四本。 到了清代,十枚尚存流通的僅一、二枚。 《永樂大典》收錄的經典除了較為正式的儒家經典、歷史傳記、歷代文選等外,還包括大量的方輿志成、小說戲曲、醫方、道佛經典等。等等,所以歷代學者都把《永樂大典》視為失傳的深淵。 他們爬過去,整理出來,將散落在各卷中的經典匯集在一起??,讓許多失落的書籍重新出現在世間。
清代學者編撰的宋元文人詩選,是宋元時期最豐富的史料。 近代以來,戲曲、地方志、科技書籍、醫學著作開始受到重視和編撰。 藏經中的佛、道資料逐漸為人們所熟知。 我們來看看歷代編纂的過程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