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8 23:07:13作者:佚名
一、總體總結
這學期,我認真、積極地參加英語組的集體講課和備課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從英語組的每一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培優補差工作總結,從而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 此外,我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初賽教學競賽、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 我對“學得有趣、高效”的課堂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日常教學中也能更恰當地運用這種教學模式。 同時,在學校實行的“導師制度”的保障下,在恩師徐老師的指導和指導下,我更加認識到成為一名有思想、有思想的教師是多么重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2.教學常規的反思
1.關于備課和上課。
這學期我教兩門課,一門是文科,一門是理科。 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水平各不相同。 因此,在備課的時候培優補差工作總結,我會特別注意兩個班級不同的學習情況。 我會根據學業情況來規劃教學內容,兩個班的教學進度并不完全一致。 接下來就是教材的準備和使用。 這部分我還是延續了之前的習慣:圈出輪廓,有理有據,突出重點。 標記不同難度的地方,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先后學習了英語組其他老師的課、導師的公開課和高中復習課。 每次聽,我總是感到耳目一新,學到新東西。 他們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是我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的。 在聽課方面,這學期我的表現不太好。 無論是聽老師的課還是組里其他老師的課,我都沒有做好。 這也是我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
2.關于班級。
剛上臺的時候,我上課基本上有兩種情況:總想和教案保持一致,忽視了上課的靈活性; 或者我沒有計劃就去我該去的地方。 這學期以來,聽了導師的幾節課以及和群里老師的交流,我學會了課堂模式多樣化,盡量避免單一模式。 我在課堂上做出的改進:課前有明確的計劃和預設,但允許課堂實際與預設不一致; 其次,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的。 例如:學生不能正確書寫簡單的英語句子。 我的對策是:①一開始我們一起分析英漢差異,學習句子成分和句子結構,然后口說,學生再寫; ②過了一會兒,讓學生上講臺講如何用中文寫一篇實用論文,翻譯成英文的思路就是說完一句話學生寫一句話,然后回答答案; ③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直接翻譯成中文,讓學生自主翻譯成英文,一天2句,從學生提交的作文練習來看。 ,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正確書寫簡單句和常見復合句。 使用這種分階段的模式來寫實用論文是我以前從未嘗試過的。 改變教學理念和模式后,效果也令人滿意。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練習,班上英語成績最差的學生,時不時就能寫出部分或全部句子。 班上從不交作業的學生也開始主動交作業。 這也是我這學期在課堂上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以后我也會堅持下去。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不佳的主要方面有:①對好學生的指導不夠; ②對貧困學生關注不夠,增加他們表現的機會; ③習題講解過多、練習過少,難以提高學生解題評分能力; ④評價習題時與高考銜接不夠或者與高考考點銜接不夠; ⑤少數學生學習習慣不良,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 以上是我在后期工作中需要改進的重點地方。
3.關于課后。
課后主要包括批改作業和提高學生的能力。 批改作業是每天的例行公事。 這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課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 本學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積極的轉變:從近乎“淡然”的佛系心態,轉變為“每一分加分都值得”的進步意識。 態度的轉變也保證了大部分作業的數量和質量。 因此,每次批改作業時,遇到的“問題作業”并不多。
二是修善補惡。 我在培養人才、彌補不足方面做得還不夠。 常常只關注這群人而忘記了那群人,或者沒有進一步了解培養人才、彌補不足的學生的進步或退步。 這也是我今后需要向同事們請教和學習的地方。
3、改進措施及后期規劃
這學期有好的做法,我會繼續堅持并優化。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做出了以下改進措施:①如果可以調整班級,盡量調整班級并聽輔導員的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②不斷優化教學設計,為盡可能多的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展示機會,鼓勵他們參與學習; ③講授與實踐相結合,避免講授多而學生練習少的情況; ④ 在課堂上穿插真實的高考題,有意識地讓學生貼近考點,集中學習; ⑤向同事請教、學習、探索改善學生優缺點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積極與他人溝通,查漏補缺,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提高自己。 同時,我會慢慢引導學生將兩者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他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2022年,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