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23 22:39:25作者:佚名
合肥市“中小學綠色指數評估”方案正在制定
期末考試拿到的成績單,不再是“考了多少分”,而是優秀、良好、及格、待定的評分,再加上老師的鼓勵性評語。今年1月,潛山路小學和屯溪路小學在數學科目中率先試點這種“等級+評語”式的學科評價分析成績單,這也是合肥在全省取消百分制評價體系的“先行者”,不少學生和家長也對此“點贊”。
這份更加“人性化”的成績單,是否會延伸到其他學校、其他學科?初中、高中學生又將面臨怎樣的“新評價”?在市人大常委會教育工作調研會上,合肥市“率先吃螃蟹”的教育改革引來眾多關注。
“總結兩所學校試點經驗后,將在全市逐步推廣。最新的進展是,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全市中小學‘綠色指標評估’實施方案。”合肥市教育局局長徐敬平透露,目前,市教育局已經成立合肥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綠色指標評估項目組,新的評估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
除了聽取家長、教育專家的意見,實行“綠色指標”評價體系多年的上海,也將成為合肥的“學習者”對象。“目前,我們已與上海正式簽署了框架協議和合作協議,將在全市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估改革試點。”徐敬平說,下一步,我市將組織中小學開展學業質量評估,對“綠色指標”測試、評分等進行研究,并編制發布分析報告,探索適合本市中小學生的評價方式。
今年秋季開學,私立中小學將免除教科書和家庭作業費用
2012年秋季開學,合肥市在國家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書本費、政府財政支付的基礎上,全額免除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書本費。記者近日從市人大調研會上又聽到一個好消息——從2014年起,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納入“兩免”范圍。
這也意味著,從今年秋季開學開始,合肥市民辦中小學就讀的學生也將享受到公辦中小學免費教科書、免學雜費的“入學大禮包”。此外合肥市小學學業評價,在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方面,截至2013年底英語作文網,合肥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已完成915所,完成率為81.4%。
在學校任教 6 年的教師必須不受學校邊界限制地流動
雖然考上名校有難度,但普通學校的學生也有機會聽“名師”講課。今年以來,合肥市多所市屬學校教師開始試行“無校籍管理”制度合肥市小學學業評價,讓優質教師資源“無校界”流動。
記者從市人大調研會上了解到,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合肥市正通過“配套教學交流”“調劑交流”“校長交流帶動教師交流”等多種方式,逐步建立教師交流制度,促進優質教師資源流動。
根據要求,所有在同一所學校任教6年以上的義務教育教師,必須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每所學校每年參加交流的教師比例應占該校交流人選總數的1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有20名教師在同一所學校任教6年,那么該校每年至少要有3名教師外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