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7 17:47:34作者:佚名
對于新生來說,進入浙江大學意味著自由獨立,更是成長。在浙江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來自新疆烏魯木齊一中的郭公利老師作為家長代表發言,他的話語道出了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愛與期盼,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
孩子們,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對于你們來說,是努力的勛章、成年的證明,但對于父母來說,卻是告別的車票、牽掛的信。從此以后,父母只有背影,故鄉只有夏天和冬天。不要只在缺錢的時候說“爸爸媽媽,我想你們”,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們。不要只在玩累了才沉迷于虛擬世界、想念學業,因為我們讓孩子去追尋夢想,而我們的煩惱卻無處不在。不要以為上了大學就自由了、可以放縱自己了,因為遠方的父母還在為你的學費和未來努力,你的努力永遠伴隨著父母的艱辛!
看完這些,心里暖暖的,但是,浙大新生們,并不是只有花生活費的時候才會想念父母,爸爸媽媽,一直都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新生們剛剛離開父母,就要經歷“殘酷”的軍訓,此時他們對父母的思念藏在家信里,他們不是索要生活費,只是想第一次向遠方的父母訴說自己的真情。
程浩然:《我對你的肺腑之言》
夜色漸深,我獨自坐在行李箱旁,一件一件地疊衣服,看著曾經堆滿東西,如今卻空蕩蕩的房間。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桌上,在床沿留下長長的影子。我聽到了你的鼾聲。我默默地想著,其實我不是因為討厭你才不理你。只是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的難受,因為我自己也很難受。
距離上次給你打電話,已經過去了六天。每次打開我們的聊天窗口,總是發現你總是在發長消息,而我卻只有寥寥幾條回復。這些天,每次我渾身酸痛地回到宿舍,抓起電話想撥號,卻發現被忙碌的軍訓絆倒。每次我滿臉疲憊地處理完所有事情,再次拿起電話,卻仿佛聽到你工作了一天后發出的鼾聲。
也許有的孩子羞于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有的孩子軍訓期間卻熬夜給家里寫信,表達自己的思念。
于悠然:致你
親情是不需要講道理的,這也是親情最感人的地方。
你們對我而言,不只是一份養育之恩。養育之恩雖然珍貴,但在你們“知我、遇我”的恩惠面前,卻顯得如此微不足道!我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先有獨立的人格,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我多么幸運,遇到了你們這些開明的人,給了我獨立的生活和充分的人身自由。你們讓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孩子,沒有那些古板、人為的束縛,父母與孩子其實可以平等相處,互相幫助。
在時光的故事里,記憶如華蓋,歲月覆滿青苔,一路開出美麗的風景。我愛這個世界,因為有你。我不懼怕未來,也不沉湎于過去。你讓我真正體會到“家是最溫暖的港灣”。這句話是我能想到的最美的話語。世間最美的話語,配得上像你這樣美好的父母。
雖然大學離家不遠,但這是我第一次離家這么久。我能猜到你想我,我也想你!我每晚都夢見錢塘,每晚都夢見。在我心里,錢塘只有你,只有我們的家!
“家書”太重了,那是我對家的思念,更是對你的思念。
上面兩封家信,都寫到了對父母濃濃的思念,而讀下面這封家信,讓我想起了高中時早上背誦文言文的場景,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家國情懷。
親愛的爸爸:
一杯濁酒,家在千里之外,節日未到亦無歸意,南曲縈繞,地上霜凍,人無眠,父母白發,游子泣涕。
李白說:“君不見堂上鏡中白發愁。”這倒是真的。我出門求學,已經快十天了。歲月雖靜,我還是時不時想起你和你母親的聲音和笑容。很遺憾不能永遠陪在你身邊。
我兒子在國外讀書,雖然風俗習慣不同,但他的生活條件一應俱全:衣服足夠遮身大學軍訓幾天,食物足夠填飽肚子,房子雖然小,但睡覺洗澡一應俱全大學軍訓幾天,生活出行無憂。而且他的同學都是外國來的,雖然說的話不一定完全一樣,但心境卻差不多,足以安慰他月夜里的寂寞。
如今與古時不同,你和母親相隔千里,彼此的聲音、面容都能聽見,但看得見你的容貌、聽得見你的聲音,卻無法觸及你的白發,無法撫慰你的憂愁和思念。而且,你和母親的交流,都是歡聲笑語。我知道你是想安慰我,但人生不易,禍福自然而然,幸福與痛苦并存,你和母親的憂愁和思念一定存在,實在是太難過了,沒有辦法安慰你。幸好我大姐要結婚了,要服侍你,希望你和母親如果有擔心,可以告訴她,這樣你們心里能稍稍寬慰,也算是安慰了我一點。
我的學習還沒有開始,最近學的是“修身”二字;最近思考的是“國”字;最近思考的是家國之事。
修身是一切的開始,只要堅持做下去,就不會走偏,也不會停歇。修身的痛苦,就像以烈日為爐火,以集體生活為鼎爐,以刻苦訓練為柴火。然而,這一切都磨練了我的骨頭,鍛造了我的身體,鑄就了我鋼鐵般的意志。
人活在這世上,總該有所成就,但前路未知,而我的肌肉、骨骼、體魄、意志,猶如斧頭,劈開荊棘、沖破障礙,勇往直前。
如今,國、家、民族,可以說是一體。近來,聽賢人之言,讀偉人之作,對家、國、民族的思考愈發深刻。溯源溯流,我們偉大的中國,東方泱泱大國,人才輩出,個個前程遠大。近代以來,前人無不以開國開國為己任,至死不渝。我們雖然年輕,也應該繼承先輩的志向,以振興國家民族為己任。
幸好天下太平,國家已無生死大事,我們應以修身養性,好好學習,若天下不發生大變,我們當能報效國家,若天下有變,我亦不惜犧牲自己的血肉。
我對你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希望你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擔心。
我不應該丟失或者忘記。
林忠琪
丁酉年、戊申月、癸巳日
看完這些信,你是否也想拿起筆,給父母寫一封真摯的信?在我們眼里,父母從來就不只是只會取款的提款機,他們是家,是港灣,在給我們提供物質保障的同時,更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我們早已是遠航的航船,在父母的眼皮底下,還要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