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21 16:20:26作者:佚名
1.課堂情況分析
我班原有幼兒33名,新增幼兒1名,現幼兒數為34名。經過幼兒園一年多的集體生活,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學會了自理,遵守各方面的規則,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愿意和別人交談,能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理能力有很大提高,良好的習慣逐漸養成,認知能力得到發展。在總結上學期的工作經驗后,針對我園的保育工作、園務工作以及我班的具體特點,我班三位老師共同商議制定了如下方案: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4歲以后,幼兒心理發展有一個大的飛躍。4-5歲幼兒心理發展的質變,主要表現在認知活動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意向性明顯發展。他們對周圍環境有很強的好奇心,對動物、植物、自然現象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喜歡向成人問“為什么”。喜歡和同伴一起操作、探究,相互討論、交流,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活動欲望。4-5歲幼兒在動作的靈活性、認知經驗等方面強于3-4歲幼兒,但在控制能力、認知活動的深度等方面不如5-6歲幼兒。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1.教育教學:
(1)根據班上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制定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積極學習,引導幼兒學會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學會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尊重、信任、支持幼兒,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權。理解和支持幼兒的嘗試活動,豐富環境創設內容,擴大活動區種類和空間,根據幼兒活動的需要、興趣和教育要求,隨時更換、更新活動內容,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材料進行游戲,扎實做好班級識字教學。
(3)為幼兒提供為集體服務的機會,鼓勵幼兒參與班級工作,如值班、照看自然角、整理玩具等,讓幼兒明白為別人做事的意義,使幼兒從完成任務中獲得滿足感,增強幼兒的責任感。
(4)關注兒童的安全,教會他們一些安全知識和技能。
2.保護:
(1)保持環境整潔,給孩子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2)
繼續教授孩子們一些自理技能和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全班要因材施教,關注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對能力較弱的孩子給予特殊幫助,使他們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3)檢查孩子每天的飲水量,根據孩子的活動量增減衣服。
(4)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結合幼兒園的體育比賽、生活自理能力競賽等,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
3.家長工作:
(1)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短暫時間,與家長互動,了解、介紹孩子情況,相互溝通,提出建議。
(2)利用家校互聯互通平臺,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單獨交換意見,共享信息。
(3)以家長座談會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班級活動安排、教育計劃,宣傳補習科學知識和指導方法,介紹補習經驗和心得。
(4)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本學期的有關制度、園內主要活動等;對上學期幼兒的生活、學習情況做詳細總結;分析班級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教師也鼓勵家長大膽提出合理建議,改進班級的保育工作。
幼兒園中班第一學期工作計劃第二部分
1.課情分析:
本學期,我班新來幼兒12名,共計47名幼兒,其中女生22名,男生25名。還有3名幼兒還未滿3歲。經過一年的幼兒園生活,大部分幼兒自理能力有很大提高,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認知能力也得到了發展。但由于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特別是長年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幼兒,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較差。在總結上學期工作經驗后,針對我園《保教工作實施方案》和《中班組教研工作方案》以及本班的具體特點,我班三位老師共同商議制定了如下方案:
2.課堂工作重點:
1、美化新教室,豐富家校聯系欄目內容,設置具有本班特色的活動區域——美術角。
2、加強晨練訓練,增添晨練器材,提高晨練質量。
3、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自我服務能力:收拾餐具、洗碗、折疊、整理被子等。
4、加強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育,培養其熱愛家庭、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的精神,教會其遵守規則,形成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做一個“五小”公民。
5. 舉辦10月份“家長公開活動”
6、根據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增加優質服務,如通過電話與同車兒童家長保持聯系、增加小型急救箱等。
3. 日常工作
1、提前做好幼兒入園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清掃、編號、調整座位和活動區域、了解新生情況、接收老生等。
2、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鞏固已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自我服務能力。
3. 詳細填寫班級日志,記錄接送、藥物、尿布、安全事故等情況。
4、每周五三位老師召開班會,分析一周的工作情況,調整、改進工作方法和流程。
4. 環境創建
1、家校聯系專欄:除每月目標、每周計劃、家教小貼士等內容外,還根據教學需要,設置英語專欄,結合本園特點,增加優質服務專欄。
2. 活動區域:雙語區、玩具區、運動區、娃娃屋、醫院、理發店、計算區。美術區是本班的特色活動區,有折紙、粘土、模版印刷、水墨畫、蠟筆畫。運動區會新增自制羽毛球、飛盤。利用家長資源收集材料,每月更換或添加。
3.教室布置:更換原有的教室,讓孩子參與美化環境,讓環境更有特色。用孩子的照片作為空中吊飾,體現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目標,讓孩子有溫暖感和主人翁感。
五、教育教學
1. 健康
1、強化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持續培養道德行為習慣。
2、培養孩子自我服務能力:擦桌子、洗碗、整理床鋪。
3、加強幼兒安全教育,讓幼兒懂得生活中遠離不安全的地方,積累“注意安全”的生活經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游戲、打球、踢毽子,培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5.練習投擲、滾動、平衡等動作。
2. 語言
1. 能集中注意力,耐心聆聽別人談話,不急于發言或打斷。
2. 愿意與同伴交流并能在群體中暢所欲言。
3.逐漸學會理解圖片所代表的事件的順序。
4.學會使用簡單的反義詞表達相反的含義。
5、學習《現代英語》第一冊,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第一學期工作計劃第三部分
幼兒園教育的宗旨是“保教結合,關愛為先”,關愛工作是重中之重。為了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我們班的關愛工作,我們制定了本學期的關愛計劃,每天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放水,滿足班上幼兒及老師的飲水需求。組織幼兒每天兩次、隨時喝水。確保保溫桶內無隔夜水,培養幼兒排隊自找杯子喝水的習慣。
2、做好三餐中班上學期工作計劃,飯前精心準備,細節照顧孩子每一頓飯,鼓勵孩子多吃,不剩飯剩菜,通過小紅花獎勵等方式培養孩子不挑食、不掉食物,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照顧每個孩子規律的上廁所習慣,隨時提醒上廁所習慣不完善的孩子,幫助自理能力不夠的孩子上廁所,如浩浩;強調男女生上廁所要分開排隊,消除安全隱患,對推搡、撞人者嚴厲批評。
4、餐具清洗消毒三次,清洗后沖洗、晾干后放入消毒柜內,確保餐具干凈,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桌面一次,每周用消毒液擦拭椅子一次。
5、打掃室內外中班上學期工作計劃,清掃保潔區域床鋪。隨時清潔玻璃、門窗、衛生間,掃地、拖地,清掃班級保潔區域樓梯、走廊地面,活動室睡眠區地面等。吃飯前幫幼兒掀床,起床后幫幼兒疊被子。
6、隨時培養幼兒自理、自理能力,教會幼兒正確穿鞋穿衣,提醒幼兒睡覺前脫去外衣。登記幼兒藥品,幫助幼兒吃藥,全天隨時檢查、問詢,照顧體弱幼兒,及時發現、處理問題,積極完成全天活動各個環節中的育兒事項。
7、做好班級搭配工作。協助上、下午班老師管理課堂紀律,如收發作業、美術課發放紙筆等,配合老師完成早操、戶外活動時的各環節。
保育工作事關每一個細節,貫穿從入園到離園的每一個環節。只有當最后一個孩子離開時,一天的保育工作才算結束。有了這個計劃,只要我每天逐一檢查每一項,再加上這個班的三個人的配合,我相信我作為一名保育員的工作會一如既往的精彩和光榮,也會為進一步管理整個班級工作積累不可或缺的經驗。
覺得不錯的話請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