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1-10 21:27:34作者:佚名
2023年伊始,湖北省政府常務會議強調,要抓住北斗產業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湖北省人才、技術、平臺優勢,扎實工作、奮力拼搏、全力以赴加強核心技術研究,培育龍頭企業,補充產業鏈。加強拓展應用場景等重點工作,推動全省北斗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的服務支撐能力,實現北斗與產業發展的共振,湖北省測繪工程院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維護湖北省的導航定位。基站持續穩定運行,不斷鞏固和提升湖北省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HBCORS)的服務能力,積極推動湖北省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的蓬勃發展。
完成全省7個基站搬遷改造
2023年新年即將到來,湖北省測繪工程研究院技術人員正在馬不停蹄地在湖北省測繪基準系統更新項目的部分搬遷現場開展設備搬遷工作。新年。利川、宣恩等7個標桿車站迎來新面貌。
一直以來,為保障HBCORS基站正常運行,進一步優化全省基站網絡結構,提高高可靠性和服務能力網校頭條,湖北省測繪工程院不斷加強建設、運營和服務。 HBCORS 系統基礎設施的維護。 。經過前期檢查和考察,技術人員發現,在一些站點,由于城市發展建設,觀測點周圍建筑物體積和密度增加,導致GNSS觀測環境惡化,或者電力、網絡維護困難。由于各種因素,無法正常運營,急需搬遷改造。
2022年,湖北省測繪工程院將在全省范圍內搬遷改造利川、棗陽、崇陽、松滋、宣恩、宜昌、苗嶺7個站點。場地搬遷包括新址選擇、環境測試、室外觀測墩建設、室內觀測設備搬遷、安裝和調試。室外觀察墩沉降一個季度后,在室內外觀察環境滿足搬遷條件的前提下,院方組織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要求,認真檢查各關鍵環節,順利完成設備安裝春節前對上述場地進行搬遷。及調試工作。
持續推進北斗升級轉型
據了解,由湖北省測繪工程院建設的湖北省北斗地面增強系統于2017年實現全省覆蓋,已有72個北斗接收機在網運行。截至2023年,全省共有北斗地面增強系統基站91個,接收機總數262個,其中北斗接收機171個。
近年來,湖北省測繪工程院緊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在全國率先開展北斗升級改造。
據該院負責人介紹,改造工作實行分步實施的策略,通過“星、核、網、終端”的北斗升級改造,即衛星導航定位基站、接收機、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模塊在不同領域推廣應用,進行多維度建設和升級,為拓展北斗在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提供有力支撐。推動關鍵技術研發成就創新發展。
隨著北斗三號全球商用,該所抓住機遇,積極謀劃,于2020年10月完成兼容北斗三號的衛星導航定位基站及其數據中心改造和配套升級。自然資源廳在武漢組織召開“湖北省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工程——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功能提升項目”驗收會,專家組一致認為《建設方案》通過審查。截至目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rtk年用戶數6200人,rtd年用戶數33萬人,日均用戶數約3000人。
自2019年8月起,HBCORS開始提供公益服務,且完全免費。 2021年初,在湖北省政府牽頭下,湖北省測繪工程研究院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納入湖北省政務服務網絡,實現政務“一站式服務”事務。目前,平臺的四大服務,即網絡RTK服務、網絡RTD服務、坐標系轉換服務和靜態數據處理服務,處理量為5-10項/天。
北斗應用賦能智慧農業
為充分發揮湖北省北斗產業科技優勢,湖北省測繪工程研究院積極推動北斗在農業農村、交通運輸、民生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和產業發展。等領域,實現了高精度位置服務等湖北特色功能。北斗應用項目。
湖北省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示范工程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為特色。 2021年4月,順利通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和湖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組織的驗收評審。項目建成湖北北斗三號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并投入運行湖北省測繪工程院,實現百萬級以上差分終端接入能力,實際推廣北斗終端近33萬套,實現亞米級、厘米級定位服務。國內首次“北斗+農機”示范,樹立了全國農機監管和作業機械自動化降本增產的典范,為支持湖北省決戰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2022年湖北省擁有北斗農機終端3萬多套,累計監測面積超過7500萬畝。在全國率先利用北斗技術進行糧食烘干監測和農產品冷鏈物流監測。在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推動下,湖北省測繪工程院與農業部門深度合作,為北斗農業平臺提供技術支撐和數據共享,進一步加大北斗系統應用推廣力度。
接下來,湖北省測繪工程研究院將繼續以需求為導向,拓展北斗在自然資源領域的應用場景,為湖北省北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創新聯盟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保持與時俱進,繼續向北斗“星”、“核心、網絡、終端”建設目標逼近,激勵聯合體發揮更大作用湖北省測繪工程院,推動湖北省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