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27 16:29:08作者:佚名
寒假剛開始,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火箭訂單班”里,36名學生滿懷喜悅地告別校園,踏上回家的路,迎接新春佳節。他們即將成為“大火箭”企業的預備員工,這一喜訊無疑成為了他們全家歡度春節的巨大樂事。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副院長呂景泉表示,他們與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的“火箭訂單班”,堪稱我國航天領域高技能人才的“黃埔一期”。他堅信,這些學員的名字必將鐫刻在我國航天工業制造的歷史長河之中。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航天器制造技術”專業已順利通過評審,并計劃于今年啟動招生工作。這一舉措使得該專業成為全國高職院校中首個開設“航天器制造技術”的學科。
“火箭班”這一名稱的誕生,與學院書記陳金琦在2009年參與的一場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密切相關。在那次招聘會上,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這家新遷至天津濱海新區的企業,首次對外發布了招聘公告。公告中明確指出,公司主要招聘的是負責結構件生產和總裝的相關人員。錄用后,這些員工將接受廠里的技術培訓。他們的目標是在未來成為技術骨干,引領團隊發展,并培養成火箭生產的主力軍。在同年,天津火箭公司特地派遣人員至天津中德學院尋求畢業生,然而由于缺乏匹配的專業,學院臨時從機電系挑選了若干學生赴任。自那時起,校領導突發奇想,思考是否可以針對此類需求與企業達成協議,專門設立一個“火箭班”。
2010年10月25日,經過不懈努力,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在該協議上,李大衛院長與火箭研究院長征學院的負責人共同簽署了文件。2010年11月,中德學院攜手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啟動了“火箭訂單班”。該班級成員由來自學院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及汽車航空系等九個專業的2011屆畢業生組成,經過嚴格篩選,共有36名學生脫穎而出。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里,學生們不僅將在學院內遵循校企雙方共同確立的教學大綱接受教育,而且還將深入企業開展實踐訓練,感受企業文化的影響,以期在技能和職業素質上更貼近企業的期望和要求。
記者笑談天津中德僅用一個月便從簽訂框架協議進展至開設“火箭班”,呂景泉回應稱,此舉系高職院校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所進行的創新嘗試。
實際上,天津中德學院在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的過程中,積極對教育模式進行優化調整,而這樣的例子并不僅限于“火箭班”這一單一形式。據調查,天津中德現已成為濱海新區“航空機電與現代制造業技能型人才緊缺培養基地”建設的關鍵推動院校。該院針對天津地區經濟發展及濱海新區重大項目的需求,迅速整合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并圍繞天津的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對專業設置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正因如此,天津中德的校史篇章中又增添了諸多璀璨的印記。
在2006年,歐洲空客A320型號飛機的天津總裝線所依托的人才測評與培訓中心正式設立于中德學院。
在2007年,學院攜手空客A320,成功創建了天津高職院校歷史上的首個航空航天專業——飛機制造技術(機電裝配方向)網校頭條,并于次年開始了招生工作。
2009年,該專業成功獲批設立,2010年則開始了招生工作。
……
正是得益于這些專業的沉淀與構建,以及師資力量的充足,我們才得以設立火箭班,使其發展速度如同火箭般迅猛。呂景泉如此闡述。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并未能如預期般見到“火箭班”的學子。學院負責人透露,他們的姓名現階段仍需保持“隱秘”,“待到未來,當我們在電視屏幕上目睹火箭順利升空的那一刻天津中德職業學校天津中德職業學校,或許會聯想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