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6 19:50:59作者:admin2
因為大多數學生都習慣于左腦思維,但是左腦思維的效果相對右腦思維效果比較差,在高考前備考數學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轉換思維方式,充分利用右腦思維的潛力。簡單來說就是把數學的每一個章節都畫一張思維導圖出來,思維導圖盡可能詳細的的知識要點,解題思路都收納進去,看起來一目了然,也就是把文字化信息轉變為類圖像信息,這樣更利于大腦的記憶。
為提升復習效率提建議
1,明確復習目標,那個學段、那個年級、哪些單元內容
2,歸類復習,如幾何(長度、面積、體積)等;代數(四則運算、應用題之類
3,找準知識點漏洞,補缺。把不會的東西集起來解決,多問
4,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要硬套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
5,對自己的底子要做到的心中有數,別攀太高,已有80分的基礎就向90分攀,跳一跳摘桃子就行
,,
可愛的小童靴,你好哦!歡迎關注“中國數學教育”,你提的問題真的太太太棒啦!
這道問題,在我的兄弟期刊《基礎教育論壇》的公主號上,刊登過這個問題解答文章,原文是顧志堅老師寫的,你可以去關注看看,偏學術理論知識,在這里,貓編就不原文照搬啦。可以戳
這個網址。。。。(希望不要屏蔽鏈接,3Q)
然后,貓編接下來以寄幾的實際經驗,講下面這個故事。
1.我認為數學這一科,天賦決定你的上限(140以上),努力決定你的下限(120以上),我們要承認有些題是留給少數人做的,我們更要相信我們的努力是可以讓我們達到120分以上的成績(即使我們天賦欠佳)所以題主不要狂躁,要相信你的努力是有回報的。也就是說,你可以沒有數學天賦,但是一定要對數學感興趣,不要求你愛上數學,但要求你熟悉數學。(前幾天,貓編有推薦關于數學的科普書,不是習題書,是小說類的,放松的時候可以看一本比較薄一點的)
2.一定一定要重視對公式的掌握,概念的理解(尤其是熟悉公式的各種變形,轉換)。我建議題主把高中的數學公式都先看一遍(前幾天貓編的問答有梳理過高中的數學公式,可以去看),然后圈出不太熟悉的,再做幾道與這個公式相關的題目加強記憶。其實很多的難題不會做都是我們對公式變形轉換不熟導致的,當我們熟悉各種公式的運用后,我們可以一眼看穿題目在考什么。
3.查漏補缺。你必須知道自己漏什么缺什么,你說你數學不好,到底是哪塊不好?集合?函數?不等式?幾何?還是其它?要將問題分類細化,細化到某個板塊甚至某個小節小知識點,然后針對性地進行刷題練習直到熟悉掌握。
4.重視錯題。每個錯題都有對應的知識點,看看你經常錯哪一塊知識點,然后重點復習那一塊的知識點。在你的問題沒解決之前,先不要進行套題訓練,套題是在你覺得自己數學沒問題了,好像沒什么不會的了才需要去做的。做套題有兩個目的,一個練速度,一個找問題,如果你連問題都還沒解決就去做套題,只會大大降低你做題效率。
祝題主6月加油,學業進步,有任何疑惑歡迎隨時提問。
看到很多人說2017全國一卷不難,我覺得可能是心態不同吧,畢竟高考的心態和平時的心態還是有差別的,平時無壓力的話壓軸題隨便做,高考一緊張可能簡單的題也會猶豫不確定,雖然我當年是考了137(??ω?)?嘿。但這個不是重點啦,我還是想強調對公式,概念,定理這些要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局限于記住而已,如果你對分數有更高追求的話。怎么樣才算深刻的理解?我認為你看到某條公式或者某個概念時,你的腦海里能迅速呈現出這個公式的各種形式,易錯點(注意事項)以及與這個公式相關的不同考法的題目,大概這種程度吧,否則你的成績可能容易出現波動。像貓編那個同桌吧,其實他平時也能考個110,120左右,但是對公式概念這些理解只是淺嘗輒止,題目出得靈活一點就要費好大的勁甚至沒有思路,高考做題時陷入糾結心態就崩了,說到底還是理解不深,不熟導致的。
這個故事講完啦,你有聽懂嗎?那么對于普通努力的童鞋我們該如何備考復習數學呢?
針對高考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對于高三數學的后期備考,也就是現在第二、三輪復習的過程,必須大膽變革和創新,以思想方法、解題策略和應試技巧為主線,打破知識結構的先后順序,打破守舊的數學備考策略,讓學生真正把方法學到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應試技巧,從容走好復習備考之路。
第一小題防超時
我們知道,數學試卷占據“半壁江山”的選擇題和填空題,自然是三種題型(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中的“大哥大”,能否在這兩類題型上獲取高分,對高考數學成績影響重大。
因此,考生后期定時、定量、定性地加以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要務必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強化訓練時間,避免“省時出錯”、“超時失分”現象的發生。
第二回歸基礎重梳理
在數學的高考試卷中,四道基礎題基本定型,即三選一、三角數列、概率問題、立體幾何,這幾道大題是高考解答題得分的主陣地。
縱觀往屆考生,相當一部分同學考試分數低,他們丟分不是丟在難題上,而是基礎題丟分太多,導致最后的考試分數不理想。
所以,在后期復習過程中,要通過疏理知識,盡量地回歸基礎,再現知識脈絡和基本的數學方法。每天保證做一定量的基礎題,不斷加大基礎解答題訓練力度,讓學生對這一部分基礎題做對、做全,得滿分。
第三重點題型長訪談
后期復習時,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復習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針對重點題型進行重點復習,并且能夠做到“焦點訪談”。
對于數學的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統計概率等幾大板塊,要做到重點知識重點復習,舍得花時間和下功夫。
在復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查找自己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發現缺陷,就要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重新整合相關內容,形成知識與方法的經緯圖。
第四復習絕不是簡單的重復過程
我們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點”——組題的質量,抓住高考的“增分點”——基礎題,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重點模塊,突破知識的“難點”——解析幾何及導數問題,使復習備考不留任何“盲點”。
啰里吧嗦說了一大推,真誠的希望題主及看這道問題答案的小童鞋們,一定留給數學的時間要多多多多多
雖然貓編不是學霸,也不是狀元,確實是一名扎扎實實的學渣,還“早戀”過,但是給你們看,貓編當年的數學筆記,不要嫌棄貓編字跡啊!現在學真的來得及!!!
獨家奉上,貓編高中數學筆記!你值得借鑒!
還有很多頁,主編大人不讓曬了!
那么奮斗的你,請你分享你的數學草紙筆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