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9 21:17:52作者:佚名
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曾經充滿著活力和創造力的意大利,逐漸淪為了歐洲經濟的邊緣地帶,開始落后于歐洲北部的主要競爭對手(當然,這么說有點過于夸大這一次裁決的意義,意大利還有別的問題,比如羅馬教皇非常保守,禁止了所有異端學說;意大利本身也不是統一的國家,是由國王、公爵、大公以及教皇統治的許多小公國組成的混合體,內斗不斷,諸如此類)。
2 古希臘的神與《幾何原本》
天主教會為什么會關心“無窮小”?這需要從古希臘人對神的認知開始說起(下圖是油畫《雅典娜與勝利的宙斯》):
2.1 神就是“第一因”
在希臘人的認知中,所有的事物發生都是有原因的,而神是一切終極的原因,或者稱為“第一因”。比如,下雨是因為有云;云為什么會在空中,是因為風吹過來的;那為什么風要往這邊吹,這是因為神的意志。再比如,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說,地球靜止在宇宙的中心,太陽、月球、水星等圍繞著地球在運動。為什么它們會一直旋轉呢?當然是因為神的推動。為什么它們不會像皮球一樣墜落到地球上呢?也是因為神居住在最高天,它們對神明充滿向往,所以一直懸浮著:
2.2 《幾何原本》
可能就是遵循上述思想,歐幾里得創作了大名鼎鼎的《幾何原本》:
書中提出了五大公理,這些公理(歐幾里得以及當時的大部分人認為)都是一些很簡單的事實,都是不證自明、毋庸置疑、顯而易見:
(1)從一點向另一點可以引一條直線
(2)任意線段能無限延伸成一條直線
(3)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圓
(4)所有直角都相等
(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并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于兩個直角,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然后通過邏輯推理,或者說通過演繹法,得到《幾何原本》中的幾百個定理。也就是說,這五大公理是整個幾何學的終極原因,或者稱為“第一因”。對于某些希臘學者而言,這不就是神在數學上的最好體現嗎?或者說,這不是論證了神的存在嗎?
3 天主教與《幾何原本》
3.1 興辦教育
1517年,馬丁·路德( ,1483-1546)在德國維滕貝格的諸圣堂門前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于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行為,極大地挑戰了天主教會的權威,最終促成了基督新教的興起:
在這樣的背景下,天主教會加大了傳教的力度。除了傳統的教堂之外,又開始興辦教育。由于天主教會深厚的底蘊,使得教會舉辦的學院有著大量的杰出老師,整個天主教的貴族和富有的平民都趨之若鶩。這些學校多數分布在歐洲,但遠在日本長崎、秘魯利馬也有教會學校。這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世界范圍內的教育體系,可謂空前絕后。下圖是該龐大教育網絡的中心,羅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