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9 21:17:52作者:佚名
教會學校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受過良好教育且虔誠的天主教徒,離開學校之后,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會在社區教會中擔任領導職務,進而影響更多的人。最終,興辦教育這一舉措使得天主教會在與新教的斗爭中,獲取到了競爭優勢。
3.2 世俗科學的裁決
為了吸引更多的世俗學生,除了神學之外,教會學校也提供很多實用的學科,其中就包括數學。教會學校的數學主要教授《幾何原本》,這是因為克里斯托佛·克拉維斯( Klau/,1538-1612)說服了教會,使得教廷相信,幾何學的永恒規則就是上帝的化身,而不容反駁的五大公理象征著上帝的權威。下圖是克拉維斯的畫像:
當時各種天文學、地理學的新理論在不斷涌現,教會學校也要去甄別哪些理論可以進入校園(以及整個天主教世界),主要判斷依據就是這些理論是否有害于“信仰”。比如,尼古拉·哥白尼( ,1473-1543)的日心說最終被裁決為違背《圣經》,禁止(在校園內以及整個天主教世界)傳播(下圖是《哥白尼與他的日心說》,圖中哥白尼右手邊的板子上畫的就是日心說的示意圖):
同樣的,當時的“無窮小”學說與《幾何原本》是沖突的(實際上歐幾里得創作《幾何原本》的時候,已經有“無窮小”的相關討論了,因為其中存在種種不確定性,他刻意回避了“無窮小”),所以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整個“無窮小”學說都被令行禁止,以便維護上帝的權威(“無窮小”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教會更擔心其中的討論會帶來創新、革命,最終又像新教崛起一樣,損害教會的權威)。
4 英國與無窮小
和天主教會的大本營意大利不同,英國為了擺脫天主教會的控制數學書,很早就擁抱了新教。雖然天主教仍然是國教,但新教也擁有合法的地位。在學術上也是一樣的,約翰·沃利斯(John ,1616-1703)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了倫敦皇家學會,允許各種學術討論,當然其中也包括“無窮小”的學說。下圖是沃利斯的畫像:
倫敦皇家學會成立至今,它的會員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偉大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1643-1727)從1702年開始知道1727年去世為止一直擔任皇家學會會長;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 , 1824-1907,熱力學之父)曾于1890年到1895年擔任學會會長;查爾斯·達爾文( ,1809-1882,進化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79-1955,相對論)、斯蒂芬·霍金( ,1942-2018)等都是該學會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