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20 21:20:20作者:佚名
第二個是學校的競爭實力。這雖然不是學校的綜合排名,但是以綜合排名為基礎的,最終會反映到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上。
其核心是在掌握學校3-5年的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再準確判斷并預測學校今年的錄取分數線。
5
要分批填報,不要孤注一擲
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提前批次錄取的最大好處是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專業的選擇范圍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點院校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徹了再報,對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報白不報,報了不白報”的招生錄取規則。對于后續批次志愿,如果你不報,就浪費了一次或幾次可能被錄取的機會。
6
要以選校為主,不要過于看重地點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別人報什么你也報什么。
自身競爭力很強的考生,當然可以選擇報考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名牌院校和強勢專業、熱門專業,但這畢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
其他廣大考生,則應將報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報中更加注重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教學水平。
7
要綜合分析,不要偏聽偏信
對于高考志愿填報的信息,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幾種:對于政策信息,不論國家的、當地的,還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偽,只要好好研究、讀通、弄懂就行;對于學校和專業信息,關鍵在于既了解靜態的歷史數據,又把握動態的現實變化;對于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的信息,需要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過程,尤其要學會綜合分析,切不可偏聽偏信。
8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險搏高
高考志愿填報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調檔?能否錄取?因為重點名校的第一志愿錄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險搏高,不留余地,就會導致風險很大。
反之,如果將所選擇的學校適當下降一個檔次,還可將所選擇的專業適當上升一個檔次。這樣一來,不僅留有余地,降低了風險,還可以選擇比較合適的專業。
9
要跟著招生章程走,不要跟著感覺走
因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應該依據高校的招生章程來填報自己的高考志愿。
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報考了西安交通大學,由于他沒有看招生章程,有關每門單科分數應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結果他總分達到錄取要求,還超了1分,可是語文沒及格,最后被退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