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24 09:48:20作者:佚名
21.招生詐騙行為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如何防范?
在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種種幌子,進行以謀取錢財為目的的招生詐騙活動,一些考生和家長往往輕信許諾,上當受騙。廣大考生和家長應提高防范意識,注意識別招生騙子的詐騙伎倆。
伎倆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騙。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是多樣的。一些招生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希望就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重點大學。家長花錢后,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之后方知上當受騙:就讀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網絡學院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防范提醒: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以及有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區別,入學門檻較低。網絡教育、自學考試不需要參加統一高考、統一錄取即可就讀。混淆教育形式來蒙騙考生和家長,是目前較常見的欺詐手段,招生騙子最容易在這個問題上打考生和家長的主意。
伎倆二:冒充高校人員行騙。騙子自稱為某高校招生人員,攜帶有某高校招生宣傳資料,見了考生和家長,滔滔不絕地吹噓,誘騙學生和家長填報志愿。取得家長信任之后,又強調錄取的難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幫忙。家長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結果上當受騙。
防范提醒: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信息,按志愿和分數由計算機來排序投檔,任何人為因素都不能影響錄取結果。
伎倆三:聲稱“低分高錄”哄騙。騙子自稱是招生院校或省招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聲稱自己有辦法讓不夠第一批本科線的考生錄取到本科第一批院校,只有專科分數線的錄取到本科專業,從許多考生手里騙取大量錢財。
防范提醒:省招辦嚴格執行批次線,不錄取一名批次線下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考生;除了國家和省規定的照顧政策,沒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權。錄取的批次線下考生都是符合國家和省里規定的照顧政策,不存在由某個人打招呼、批條子。
伎倆四:謊稱“內部指標”“小計劃”“自主招生”誘騙。這是招生騙子慣用手段。他們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湖北招生信息網”或“××高校招生網”,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和家長見面時,他們往往會拿出一些偽造的證件和學校的空白錄取通知書,謊稱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內部指標”“小計劃”,要家長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錄取通知書到手后再交。然而,當家長將定金如數交上后,他們給家長的是偽造的假通知書,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