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2 15:06:41作者:佚名
三江書院的名稱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大學的前身)。 1992年,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四位退休教授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三江學院。 1993年6月,江蘇省政府批準設立三江學院并試辦招生。 1995年4月,原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正式成立。 1999年 學校位于雨花臺區(qū)鐵心橋。 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為三江學院。 2006年5月通過江蘇省學士學位授予權復審。 2007年5月,我校作為全國第一所民辦本科大學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3月以良好成績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學校成立時就建立了董事會領導下的主要負責的領導管理體制。 原南京工程學院院長錢鐘漢教授擔任首任董事長。 美國著名華裔社會活動家、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陳香梅女士擔任名譽主席。 南京大學原校長匡亞明教授擔任名譽校長并親筆題詞。 校訓“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東南大學陶永德教授擔任首任校長。 2003年,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精神,學校進行了改組,在原董事會的基礎上成立了董事會。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原江蘇省教委主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陳萬年教授擔任董事長、校長、黨委書記。 2011年4月,原南京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董新華教授任三江學院院長。 2014年1月,三江學院董事會投票選舉原副院長陳云堂教授為三江學院院長。
學校創(chuàng)辦時,錢鐘漢教授曾寫道:“琴弦無窮,學無止境,造福三江,鼓舞中華。” 真可謂“三江子孫經營三江”。 為了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江子孫肩負著沉甸甸的歷史責任。 在十八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江學院繼承了三江師范學校“勤儉、勤奮、誠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學生第一、德育優(yōu)先”的辦學理念。教育、規(guī)范管理、以質取勝”,努力創(chuàng)業(yè)。 百折不撓,三義校區(qū)經歷了鳳凰西街的建立、北固山的創(chuàng)業(yè)、鐵心橋的快速發(fā)展三個階段。 現已成為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施齊全、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民辦本科院校。 學校。
學校現有鐵心橋主校區(qū)、華深校區(qū)、新秦淮河南岸校區(qū)、稷山校區(qū)(在建)四個校區(qū)。 鐵心橋主校區(qū)位于南京市南部雨花臺區(qū)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 它位于兩河三山之間。 “南望牛首,東望房山,北望紫金”“大江雄偉,秦淮清清”(均選自原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的《憶江南》詩) )三江學院學費,歐式風格的校舍,典雅宏偉,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含成人教育)18000余人。 設有19個學院(系),36個本科專業(yè),31個專科專業(yè)。 開設文、工、經、管、理等學科門類。 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專業(yè)體系,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普通專科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成人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等多類型、多層次的辦學格局。 學校還先后成立了知識產權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所、營銷戰(zhàn)略研究所、藝術設計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東亞文化研究中心、土木工程技術研究所、高級職業(yè)經理人MBA培訓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江蘇省魯迅研究會在我校成立。
培養(yǎng)一流人才需要一流師資。 三江學院依托南京高校眾多、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和民辦學校靈活的用人機制。 選派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退休教師和優(yōu)秀在職教師來校任教。 同時,積極引進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和建立師資隊伍。 聘任高素質中青年專職骨干教師。 目前,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其中半數以上具有高級職稱。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任務,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多項省級精品課程、精品教材和教學改革成果。 例如,“新聞學”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電氣自動化技術”為江蘇省特色專業(yè),“關于“讀寫”的“實訓”理念與教學實踐”、“實踐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民辦高校電氣信息類專業(yè)校企合作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學能型導游”的構建與實踐》 “導游課程群”等多項教改項目榮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古漢語》被評為江蘇省高校精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其中《經濟數學方法》、《電網調度自動化與配電自動化技術》等多部教材被列為江蘇省優(yōu)秀教材和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教材建設項目。 2004年2月,我校成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單位之一,是全國唯一參與試點工作的民辦大學。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實踐教學,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學校與西門子、摩托羅拉、飛思卡爾、江蘇綠城集團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yè)簽訂校企合作協(xié)議,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辦學。 2005年起,學校成為國家自動化系統(tǒng)工程師認證(ASEA)培訓中心和ASEA技能考試中心首批授權單位,知識產權管理專業(yè)(獨立本科段)自學考試主要考試機構)、全國CAD培訓網華東中心南京培訓點。 目前擁有穩(wěn)定的校外實習基地80個三江學院學費,基礎教學實驗室8個,專業(yè)實驗室54個。 部分實驗室已達到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 西門子自動化演示實驗室、飛思卡爾(MCU/DSP)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集成通信實驗室、影視通信實驗室、日本文化室、商學院實驗實訓中心等實驗室均獨具特色。 其中“電氣信息綜合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成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 近三年,我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23項; 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項、江蘇省賽區(qū)一等獎1項。 、二等獎2名; 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江蘇賽區(qū)集體二等獎3項; 2004年以來獲江蘇省本科生、專科優(yōu)秀畢業(yè)設計(論文)15篇。2008年我校榮獲江蘇省首屆大學生編程競賽一等獎(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南京郵電大學、三江學院等)。 榮獲全國大學生動畫大賽FLASH金獎; 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金獎; 并榮獲“亞農杯”全國大學生智能建筑工程實踐技能大賽(本科組)金獎。
學校認真落實“雙向選擇、自主擇業(yè)、學校推薦”的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采取主動向用人單位推薦與畢業(yè)生自主擇業(yè)相結合的方式。 近年來,每年約有500家企事業(yè)單位來我院招聘應屆畢業(yè)生。 近三年本科生、專科生平均就業(yè)率分別為97.26%、97.97%、97.82%。 畢業(yè)生實踐技能強、綜合素質高,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三江學院本科生、專科生畢業(yè)后將獲得教育部電子注冊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è)證書》。 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生,授予普通學院學士學位。
學校積極開展與國外大學的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查塔赫奇理工學院、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美國斯科大學等十幾所國外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友誼。荷蘭、馬來西亞英迪大學。 合作關系,開展了多項中外合作辦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