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07 20:38:35作者:admin2
當我們蹣跚學步時,爸爸媽媽會把你送到托兒所、幼兒園。那里的幼兒園老師教你游戲,教你唱歌。任你玩耍,任你調皮。有時你不高興時還有可能哇哇大哭,老師還要哄你,有時你還會把老師弄得焦頭爛額。你學齡已到時,爸爸媽媽會把你送到學校。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慢慢的懂事,會心疼為你付出的人了,學級也漸漸增長。你這時驚訝地發現,原來教過自己的老師也付出了他們的殷殷心血。他們都是我們要感恩的人!
總是這樣平靜柔和也讓人受不了。于是,外婆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中秋節前后,不過是發生在戰場上,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在戰場上拼搏的兒子總是讓家中的老母親放心不下,這不快到中秋節了,兒子也不知能否回家探望。 正巧,兒子的一封家書給母親帶來了多少關懷和溫暖。母親坐在炕頭,臉上洋溢著滿足而又安詳的笑容。信中除了對母親的問候外還向母親敘說了一件事:在一次戰斗中,兒子的一位戰友被炸斷了一只手和一條腿,他懇求母親能讓他的這位戰友來他家長住養傷。母親考慮后,在給兒子的回信中說道:母親老了,家境也不好,實在無力奉養。 幾天后傳來了消息,說那個手和腿被炸斷的戰士自殺了。老母親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心里過意不去,便決定去把兒子戰友的尸體安葬了。 母親來到了部隊,見到了兒子的上司,才知道那個被炸斷手和腿的戰士居然就是自己的兒子。上司說他也看過那封信,也體諒母親的心情。母親痛哭了起來一個勁地說自己錯了,應該支持孩子的想法。而兒子的上司卻不這么看,他說:“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兒子的錯。第一他欺騙了你,他不該用另一個戰士代替自己。第二還是他的錯,他不該自殺,因為如果你知道是你的兒子受了傷,即使家境再不好,做母親的都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的。” 母親與兒子見面了,不過是兒子的尸體。母親緊緊地抱著兒子,仿佛兒子還活著。她給他唱他最愛聽的歌,講著他最愛聽的故事,久久不愿離去……那天正好也是中秋節。 故事講完了,大家都默默不做聲,很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