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10 09:18:03作者:佚名
最權威最專業的報考信息、政策解讀、學習講座等快加入長春升學群
命題時間
每年的5月初青年節前后,高考命題工作正式開展。命題工作大概持續半個月左右,剩余半個月用來微調和印刷。
命題前的準備工作
確定命題人
高考卷命題專家主要有三個群體組成:教授、在職老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
三者的比例遞減,即大學教授占得比例最大,命題組組長為大學教授,各板塊題目也多是大學教授命的。
考試中心都有一個庫,里面是適合命題的各地教授。一般為了穩定高考全國卷的連續性,幾年才一大換,一般幾年內換的不多。
為什么高考命題人要以大學教授為主?
這是因為高考是為高校選拔人才。高校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需貫徹到高考中;高考試卷的命題精神,又引導著高中教學。
顯然,高中在職教師與教研員作為高中教學的具體實施者,對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師把握精準,而且有太強的主觀性。
命題人每年都需要簽“保密協議”。雖然這個身份是對個人能力的極大肯定和榮譽,但不能對外透露。
成為命題人后,每個人首先要上一節安全課,要求在高考結束后,不能撰寫點評高考題目的文章,不能對外宣傳自己曾是命題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體采訪。
在高考命題組里,除了臨時從全國各地抽調來的上述老師,還有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中最重要的,就是各個學科的學科秘書。
每年除了命題,這些學科秘書的主要任務是調研高考試題的各種反饋,協助擬寫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
在命題期間,他們是命題老師的指導員、參謀員,起到的是“科學把關人”的作用。盡管不負責具體出題,但學科秘書一直被業界稱為高考試題的“靈魂人物”。
高考命題人是如何選拔的呢?
簡單描述為一優三非。
一優:即在行業內非常優秀,高校老師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導,在職教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一般是有長期教學經驗或研究經驗的特、高級教師。
一非:指的是教師不能是高三教師。每個教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側重和偏好,這種偏好會貫徹在他的教學中與命題中。
二非:指的是不能是該年高三考生的家長。
三非:指的是并未參與過高考補習、輔導、講座、編寫復習資料備考資料等的人。
通知命題人
確定了候選人,會在4月中下旬征詢意見,詢問能否參加當年的高考命題。在得到候選人口頭同意后,會在4月底,5月初將命題人集中在一個指定的地方,讓大家簽訂非常詳細的長達幾頁的保密協議,對外統一口徑聲稱“出差”等無關的事情,然后讓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機場安檢。
嚴苛的安檢
基本上每個省的命題人都要集中到機場安檢,安檢非常嚴格,任何電子設備都不能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