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02 10:45:30作者:佚名
以上的5個等級及各等級對應的比例及賦分區間是事先設定的固定規則,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
例1
某學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95分,則該學科A等級的原始分區間為【100~95】。
已知A等級賦分區間為【100~86】分(固定不變),
也就是說,原始分【100~95】的考生為A等級,賦分后最終成績為【100~86】分。
例2
某學科考試成績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為20分,最低分為5分,則該科目E等級的原始分區間為【20~5】。
已知E等級賦分區間為【40~30】分(固定不變),
也就是說,原始分【20~5】的考生為E等級,賦分后最終成績為【40~30】分。
極端地講,假設這個區間某考生原始分為5分,賦分后也能拿到30分。
2.等級轉換的具體公式:
其中:
Y1、Y2分別表示原始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別表示轉換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轉換分。
考慮到高考分數都以整數呈現,故上述公式的計算結果需要進行“四舍五入”處理。
例1
假設小淘同學政治學科原始分為75分,再假設政治學科B等級原始分區間為【82~61】,則小淘同學政治學科為B等級;
下面進行賦分換算:
B等級的賦分區間【85~71】(固定不變),那么小淘同學賦分后分數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淘同學政治學科最終賦分成績為80。
例2
假設小淘同學地理學科原始分為75分,再假設地理學科B等級原始分區間為【88~75】,則小淘同學地理學科為B等級;
下面進行賦分換算:
B等級的賦分區間【85~71】(固定不變),小淘同學考了B等級原始分區間的最低分,所以小淘同學地理學科最終賦分成績為71。
關于賦分制的其他問題
Q:為什么要采取等級賦分制?
等級賦分能夠較好解決學科之間分數不等值、學生選考科目分數不能直接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的問題。如果以原始分呈現考試成績,會帶來學科間不公平問題;等級呈現方式則使得不同學科考生因等級劃分而保持了成績相對均衡,學科間試題難易差異等不公平因素可以被較好消除遼寧2022高考選科人數,使得不同科目之間成績可以相加。
Q:高考選考科目可以知道卷面的原始分數嗎?
高考公布的分數為賦分之后的分數。
Q:賦分和選考人數有關嗎?選考人數越多越容易被賦分?
考慮賦分因素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類情況︰學霸選考越集中,成為炮灰的可能性越大;試題難易程度:試題難度越簡單,學霸區的炮灰就會越多。試題越難,學霸越容易和其他人拉開差距,考上名校。賦分模式下,選擇人數越多,賦分結果就越趨于合理,選擇人數越少,偶然性就會越大。總而言之,賦分制度下不僅要求考生考慮自身的成績,還要考慮本省其他競爭者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