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8 15:21:06作者:佚名
目錄
摘要
德力威爾王術平在文中闡述了電容的基本屬性、電容的關鍵用途以及電容的不同類型等電子領域的入門知識,同時結合具體的應用電路實例,對耦合電容、去耦電容、旁路電容、濾波電容的功能及其應用進行了詳盡的剖析與解說,對電子技術愛好者來說,內容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學習,有助于他們迅速掌握電容的相關基礎理論與實踐經驗,實用性極強。
前言
熱衷于電子技術的朋友們,在電路圖中常常會遇到眾多電容元件。在進行電路分析的過程中,他們往往難以準確把握電容的功能與作用。有時,面對耦合電容、去耦電容、旁路電容、濾波電容等各式各樣的名稱術語,他們甚至感到困惑不解。本文中,德力威王術平將帶領大家共同探索電容的基本屬性、核心功能、類型劃分以及具體應用案例,旨在幫助大家迅速領悟并熟練掌握電容的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技巧。
一. 電容器與電容的區別
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儲存電荷的電子元器件。
電容器具備儲存電荷的功能,這種能力可以用一個特定的數值來衡量;該數值反映了在單位電壓的作用下,電容器所能儲存的電荷總量,通常用字母C來表示,其計量單位為法拉。
實際上,我們往往習慣將電容器簡稱為電容,這很容易與電容的真正定義產生混淆。因此,我們必須在具體的表述環境中明確區分這兩個“電容”的含義。例如,當聽到“這顆電容的電容是10uF”時,應當理解為“這顆電容器的電容量為10uF”。
在本篇文章里,我們將電容器的簡稱定為電容,敬請讀者自行辨別其與電容的準確定義之間的差異。
二. 電容的基本特性
電容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①電容兩端的電壓不能突變;
②電容通交流,隔直流;
③電容通高頻,阻低頻;
④電容電壓滯后于電流;
⑤電容剛通電瞬間,相當于短路;
⑥電容的容抗隨信號頻率升高而降低,隨信號頻率降低而升高。
二. 電容的主要作用
人們借助電容的基本特性,成功設計出眾多實用的電路,使眾多產品功能得以實現。在電路中,電容的主要功能包括:實現信號的耦合、去耦(即旁路)、濾波、儲存能量、延時(或定時)、降低電壓、產生諧振、緩沖吸波(如RC Snubber)、改變波形(例如積分、微分、整形)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時一個電路中的同一電容可以承擔多種功能。
三. 電容的分類
依據電容在電路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公眾的命名慣例,我們將其劃分為多種類型,包括但不限于耦合電容器、去耦電容器、旁路電容器、濾波電容器、儲能電容器、延時或定時電容器、降壓電容器、諧振電容器、吸波電容器、積分電容器以及微分電容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
①連接在不同電路中的電容,有著不同的名字;
②連接在同一個電路中的同一個電容,其名字也不盡相同;
在某個特定電路中的單一電容元件,其功能可能包含多個方面,因此,它可能擁有多個不同的命名方式。
④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對電容的習慣叫法也不同。
總體來看,對這類電容的命名與歸類,主要是基于它們在電路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人們的日常稱呼,因此并不算特別嚴謹。我們無需過分拘泥于電容的具體名稱,即便偶爾叫錯,也無大礙,關鍵在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掌握其應用方法。
四、耦合電容(Coupling Capacitor)4.1 耦合的概念
Coupling,譯為連接、耦合。
物理學中的耦合,描述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態通過不同的相互作用,相互之間產生影響。例如,若在兩個單擺之間系上一根線,它們的擺動就會產生相互影響。
圖1-1 光電耦合
圖1-2 電磁耦合
圖1-3 電場耦合
耦合,在電子學領域,意指將能量從一電路傳輸至另一電路的過程。例如,通過發光二極管,可以將光能傳遞至光敏三極管(參見圖1-1);借助電感,可將磁能傳遞至另一電感(參見圖1-2);利用電容,則能將電能從電容的一端傳遞至另一端(參見圖1-3)。這些能量傳遞現象,統稱為耦合。
電容式連接:利用電容器將交流電的能量從一電路傳輸至另一電路。此類能量傳遞方式稱為電容耦合,而類似的能量傳遞手段還包括電感耦合、光耦合以及導線耦合等多種耦合形式。
耦合電容器:此類元件負責將交流電的能量從一電路部分傳遞至另一電路部分。
4.2 耦合電容的作用
通過電容對交流電的傳導和對直流電的阻隔,以及它對高頻信號的通透和對低頻信號的阻礙等基本功能,我們在電路的前后級之間串聯電容。這樣,位于前級與后級之間的耦合電容,便能將所需的交流信號近乎無損地傳遞至后級電路,同時將不必要的直流信號有效隔離。
在公式中,Xc代表容抗,其單位為歐姆;π表示圓周率;f代表信號的頻率,其單位為赫茲;C則代表電容的容量,其單位是法拉。
依據容抗公式(式1-1)的描述,當信號頻率f保持恒定,電容值增大時,其容抗降低,對信號的阻礙作用減弱,從而提升耦合效果;反之,電容值減小,容抗增加,信號阻礙作用增強,導致耦合效果變差。
在我們所需的交流信號(即有用信號)中若混入了不想要的交流信號(即噪聲信號),恰當配置的耦合電容能夠對低于有用信號頻率段的低頻噪聲起到阻隔和減弱的作用,從而減少干擾(盡管無法完全消除);然而,對于高于有用信號頻率的高頻噪聲,耦合電容則無法有效地進行阻隔和減弱;若要徹底消除干擾,我們便需在耦合電容的前端或后端電路中增設合適的濾波器(例如高通濾波器、低通濾波器和帶通濾波器等)。
4.3 耦合電容應用舉例
圖1-4 音頻功放輸出電路中的耦合電容
圖1-4展示了運放輸出端作為前級電路,而揚聲器則構成了后級電路。在此電路中,電容C7被串聯在前后級之間,其主要作用是阻斷偏置直流信號,同時實現交流音頻信號的耦合。人耳可感知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Hz至20kHz之間,依據式1-1,我們可以計算出音頻信號通過C7時的阻抗介于7.96Ω至0.008Ω之間。顯而易見,當音頻信號的頻率降低時,耦合電容的阻抗相應增加,從而引起信號的衰減程度加深;反之,隨著音頻信號頻率的提升,耦合電容的阻抗減小,信號的衰減也隨之減少。
五、旁路電容,亦稱旁路電容器(Bypass Capacitor),以及去耦電容(Decoupling Capacitor),在5.1節中,我們將探討旁路和去耦的內涵。
Bypass,譯為旁路、繞過、避開。
Decoupling,譯為去耦、解耦、退耦。
在電子學領域,旁路概念指的是設置一條阻抗更低的替代傳輸線路,該線路允許能量繞過原先的高阻抗傳輸路徑,并通過這條新的低阻抗線路進行傳輸。
去耦,這一概念在電子學領域內,意指防止能量從一個電路流向另一個電路。
旁路電容,顧名思義,是指那些起到旁路作用的電容元件;而去耦電容,則是指那些專門用于去耦功能的電容。
5.2 旁路與去耦的異同
讓我們對比一下旁路與去耦的相似與差異,它們共有的特征是:均旨在阻止未預期的信號在電路間傳遞。然而,它們的區別在于:旁路存在一條低阻抗的替代路徑,因此,未預期的信號會選擇這條新路徑,從而截斷其向后續電路的傳播;而去耦則不同,原有路徑的阻抗變得極大,無法通行,又沒有新的路徑可選,結果未預期的信號被直接截斷。
實際上,旁路與去耦的含義相近,均指去除不希望存在的信號。因此,眾多國內外文獻在闡述旁路與去耦的概念時,并未進行嚴格的區分。去耦與旁路的名稱可以相互替換,去耦可以稱作旁路,旁路也可以稱作去耦,這主要取決于個人的習慣。究其根本,二者的核心都是“防止能量從一個電路傳遞至另一個電路”。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習慣性地將旁路電容稱作去耦電容,而另一些人則將去耦電容叫做旁路電容。
旁路電容,在相同電路中,主要功能是針對輸入信號中的高頻噪聲進行過濾,以消除前級所攜帶的高頻雜音。而去耦電容,亦稱退耦電容,其作用則是針對輸出信號的干擾進行濾除。然而,對于這種區分方式,我們并不需要盲目接受,否則很容易讓人感到困惑。LDO芯片的電源輸入端所使用的電容器,我們通常稱之為旁路電容,而單片機的電源輸入端所用的電容器,則被稱作去耦電容;再者,有些電容器,它們既能有效消除來自前級的干擾,也能阻擋后級反向輸入的干擾,那么,這類電容器該如何命名呢?此刻,你是否感到有些困惑?作者認為,若要明確區分旁路和去耦,應遵循以下標準:直接切斷那些不希望存在的信號稱之為去耦,而通過低阻抗的路徑過濾掉這些不期望的信號,以此來實現對原有信號路徑的阻斷,則被稱為旁路。
在本文中我們稱旁路電容或去耦電容均可。
5.3 去耦(旁路)電容的作用
圖1-5 去耦(旁路)電容
通過電容對交流電的導通和對直流電的阻斷,以及對高頻信號的通過和低頻信號的阻擋這一基本功能,我們將電容放置于后級電路附近,并與該電路并聯(如圖1-5所示)。這樣,這個并聯的電容便成為了去耦電容,其核心功能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旁路前級電路所接收的高頻交流信號,即噪聲,會對信號的傳輸造成阻礙,使其無法順利傳遞至后級電路;而直流或低頻信號則能夠順利通過。這一設計旨在去除噪聲,過濾掉干擾。
旁路后級電路所輸出的高頻交流噪聲,包括電源和地噪聲,會對其傳輸至前級電路造成阻礙。這種設計旨在去除電源和地噪聲,并濾除干擾。其工作原理可概括為:
若前級供電通道的等效串聯電阻和等效串聯電感數值較高,一旦后級負載電路的電流變化速度加快且變化幅度增大,即電流變化率增大時,前級供電通道的等效阻抗Z值隨之增大,將無法滿足后級負載對高頻突變電流的需求,進而引發負載電源輸入端出現軌道塌陷(電源噪聲)和負載地輸出端產生地彈(地噪聲),這不僅導致負載本身無法正常運作,還使得負載的電源噪聲和地噪聲通過后級電路反向傳遞至前級網絡,對整個電路產生電磁干擾。
緊鄰負載且與其并聯的去耦電容器,能夠縮短負載電源與地之間的連接路徑,有效降低ESR和ESL,進而使得等效阻抗Z減小。這樣capacitor是什么意思,去耦電容器所儲存的電荷便能夠即時滿足負載對高頻突變電流的需求,從而避免產生電源噪聲和地噪聲。這一過程有助于提升電源的完整性,確保負載能夠穩定運行,并有效抑制電磁干擾。
該電容負責為后級電路提供能量并維持電壓穩定。當前級電路遭遇電壓的暫時下降、短暫中斷或逐漸變化時,電容內儲存的電荷會持續為后級電路供電,確保電壓的穩定性;同時,正是得益于電容的儲能特性,它能夠滿足后級電路對瞬時電流突變的用電需求,其原理與上述第二點所述相同。
由此可見,去耦電容具有去耦、旁路及儲能作用。
在5.4節中,我們探討了去耦(旁路)電容的應用實例,具體到5.4.1部分,則是關于三端電壓調節器中該電容的使用情況。
圖1-6 三端調節器中的去耦(旁路)電容
圖1-6展示的電容,我們通常稱作旁路電容,有時也稱作去耦電容,它不僅能夠有效去除電源輸入端的交流干擾,還能消除芯片內部反向輸出的電源噪聲,并且還能為芯片提供儲存能量的功能。
圖1-6展示的電容,我們通常稱作濾波穩壓電容,有時也稱其為去耦電容,其主要功能是平滑輸出紋波、穩定電壓,并且為后續電路儲存能量,以此滿足后續電路對瞬時突變電流的用電需求。
5.4.2 音頻功放電路中的去耦(旁路)電容
圖1-7 音頻功放電路中的去耦(旁路)電容
圖1-7中的電容作用如下:
這種電容通常被稱作交流耦合電容,亦或是直流去耦電容;其主要功能是允許交流電通過,而阻止直流電的流通。
C5、C3、C4、C6通常被稱作旁路電容,亦或去耦電容。其中,C5和C6作為Bulk電容,主要作用是過濾低頻噪聲并儲存大量能量;而C3和C4作為小電容,則主要負責過濾高頻噪聲,并儲存較少的能量。
這種電容常被稱作交流耦合電容,亦或是直流去耦電容,它構成了交流負反饋電路,進而實現交流信號的放大。
RC吸收電路中的緩沖電容,其作用在于減少諧振頻率,降低諧振品質因數Q,減少振蕩電壓,實現頻率的穩定,抑制高頻諧振,以及吸收瞬態尖峰電壓。
5.4.3 三極管放大電路中的旁路(去耦)電容
圖1-9 三極管放大電路中的旁路(去耦)電容
圖1-9展示的CE電容屬于旁路類型,它具備隔直流通交流的固有特性,這一特性不僅有助于穩定直流工作點,還能顯著提升交流信號的放大效果。
直流工作點的穩定性:電流通過RE流經,從而產生負反饋效應,以此確保直流工作點的穩定。當溫度上升時,β值隨之上升,導致IC電流增加,進而IE電流亦隨之上升,IE電流通過RE產生的壓降Ue也隨之增大,而Ub保持不變,Ue的升高使得Ube減小,從而IC電流減少,實現IC的穩定;反之,若溫度下降,β值減小,IC電流減少,IE電流亦隨之下降,IE電流通過RE產生的壓降Ue減小,Ub依舊不變,Ue的減小使得Ube增大,IC電流增加,再次實現IC的穩定。直流放大系數β等于RC除以RE,盡管直流放大系數有所降低,然而它卻確保了工作電流的穩定性。
提升交流信號放大效果:交流信號幾乎無損耗地經CE連接至地capacitor是什么意思,不會在RE端產生負向反饋,因此IE電流不會遭受衰減,進而顯著增強了三極管的交流放大能力。
在確定旁路電容CE的取值時,需要確保交流信號通過CE的感抗Xc不超過電阻RE的十分之一。
5.4.4 微處理器電源引腳上的去耦(旁路)電容
圖1-9 手機基帶芯片電源引腳去耦(旁路)電容群
圖1-9的紅框內,可見由大小不一的電容構成了一個去耦電容集合。其中,大電容的主要功能是過濾低頻噪聲并儲存能量;而小電容則主要負責過濾高頻噪聲,這種高頻噪聲可能源自電源至芯片,亦或是芯片反向輸出的電源噪聲更為常見。將不同規格的電容進行并聯連接,能夠有效去除不同頻率范圍的雜音,從而拓寬了濾波器的頻帶寬度;此外,當多個電容器并聯時,其等效串聯電感(ESL)和等效串聯電阻(ESR)會逐漸減小,進而提升了高頻段的濾波性能。
在手機、平板等大功率MPU的電源供電設計中,廣泛采用了一種技術,即設計去耦電容群。
六、濾波電容器(Filter Capacitor)6.1 闡述了濾波的基本概念。
濾波,簡單來說,就是對波形進行篩選與排除。波形通常由一個或多個不同頻率的元素組成——這一點可以通過傅里葉級數得到證實。因此,濾波的目的在于移除特定的頻率元素,阻止它們通過,同時保留并允許特定的頻率元素通過。
電源網絡中的電容,我們通常稱作濾波穩壓電容,涉及多種應用,如整流電壓輸出的濾波、開關電源輸出的濾波、以及LDO調節器輸出的濾波等。
在信號網絡中,我們通常將濾波電容稱作濾波選頻電容,具體包括低通、高通、帶通以及帶阻等多種濾波方式。
在6.2節中,我們探討了濾波電容的多種應用實例,其中6.2.1小節特別提到了在整流電路中使用的濾波和穩壓電容。
圖1-10 橋式整流電路中的濾波穩壓電容
圖1-10所展示的濾波電容,其主要功能在于對整流二極管所輸出的單向脈動直流電壓進行平滑處理,以此確保電壓的穩定性;此外,它還能儲存能量,用以滿足后級負載在實時瞬態用電方面的需求。
6.2.2 開關電源中的濾波穩壓電容
圖1-11 開關電源中的濾波穩壓電容
圖1-11中的濾波電容,主要作用如下三點:
①平滑電感輸出的脈動直流電壓,濾除紋波,使電壓更穩定。
為調節器構建一個穩定的反饋回路,以此削弱反饋噪聲的干擾,確保調節器在應對負載變動時能作出更為迅速和精確的調節反應,進而使得輸出電壓既平穩又精確。
③存儲能量,實時滿足后級負載瞬態用電需求。
6.2.3 LDO電路中的濾波穩壓電容
圖1-12 LDO電路中的濾波穩壓電容
圖1-12所展示的輸出電容網校頭條,實際上是一種濾波電容,其主要功能在于對調節器的輸出紋波進行平滑處理、消除交流噪聲、確保電壓穩定,并且為后續電路儲存能量,以應對后級負載電流的突變需求。LDO內部會根據輸出電壓的變化進行實時動態調整,以適應負載的用電需求,因此內部也會產生微小的紋波。這些紋波會通過輸出電容得到平滑和濾除,進而實現電壓的穩定。
6.2.4 音頻功放電路中的濾波選頻電容
圖1-13 音頻功放電路中的濾波選頻電容
圖1-13展示的電路中,R1與C7共同構成了一個低通濾波器,它能有效抑制高頻噪聲,同時允許低頻信號通過;而C4與R3則構成了一個高通濾波器,其主要作用是濾除低頻信號,而讓高頻信號順利通過;這兩個濾波器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帶通濾波器。
6.2.5 手機射頻功放電路中的濾波選頻電容
圖1-13 手機射頻功放電路中的濾波選頻電容
圖1-13中,紅框所標示的部分為π型低通濾波電路。該電路中并聯的電容被稱為濾波電容,其主要功能是濾除右側輸入的高頻信號,并允許低頻信號通過π型濾波器,進而進入左側的射頻功放。這一過程實現了濾波和選頻的雙重功能。
圖中π型濾波器的截止頻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計算:
在此公式中,fc代表的是截止頻率,其計量單位為赫茲;π表示的是圓周率;L指的是電感,其單位為亨利;而C則代表兩個并聯電容的總和,其單位是法拉。
在確定了負載阻抗以及截止頻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求得電感和電容的具體數值:,,。
在公式中,電感L表示電感值(對于T型濾波器而言,L是兩個電感值的總和),其計量單位為亨利(H);Ro代表輸出阻抗,其計量單位為歐姆(Ω);π代表圓周率;fc則代表截止頻率,其計量單位為赫茲(Hz)。
在公式中,電容C表示電容量(對于π型濾波器而言,C則是兩個電容的相加),其計量單位為法拉(F);Ro代表輸出阻抗,其計量單位為歐姆(Ω);π代表圓周率;fc表示截止頻率,其計量單位為赫茲(Hz)。
結語
電容器作為一種普遍的電子無源元件,在電路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本文對耦合電容器、旁路電容器、去耦電容器以及濾波電容器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以供讀者參考。
德力威爾王術平將在后續的技術文章中,對儲能電容、延時電容、降壓電容、諧振電容、緩沖吸波電容以及波形變化電容等相關知識進行逐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