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1 14:04:45作者:佚名
關于2023-2024年第七屆IC獨角獸評選的通知
自從華為推出遙遙領先的Mate60以來,“衛星通訊”的可能性就開始深入人心。 業界和投資者也開始關注衛星通信芯片,經常收到各界朋友的詢問。
什么是衛星通信?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衛星進行信息傳輸和通信的技術。 衛星通信系統由地面站、衛星和用戶終端組成。 它使用衛星作為中繼站將信號從發送器傳輸到接收器。 具有覆蓋范圍廣、通信容量大、傳輸質量好等優點。 它可以實現兩個或多個地面站、手持終端、航天器與地面站之間的通信,廣泛應用于電話、互聯網、廣播電視傳輸等領域。
從上述定義可以歸納出衛星通信分為三種類型:衛星電話通信、衛星互聯網通信、衛星廣播電視通信。
2023年2月27日至3月2日,2023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3)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 當時,衛星通信成為MWC2023的焦點。 正如《IT Times》一月份預測的那樣,衛星通信將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功能。
手機和汽車直接連接衛星的時代即將到來。 全球范圍內開始了一場太空資源的競賽,以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為代表,推出了太空封閉模式; 在中國,手機制造商已將衛星通信作為主要賣點,并成為旗艦機的標配。
未來,天地一體化的衛星互聯網建成后杭州衛星電視,無論我們在海洋還是沙漠,都永遠不會失去聯系。
下面,對三類衛星通信及芯片進行簡單介紹:
衛星電話通訊芯片
衛星電話是基于衛星通信系統傳輸信息的電話,即衛星中繼電話。 衛星中繼通話器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產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電信向商用市場釋放號碼,我國進入衛星移動通信“手機時代”,填補了國內自主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打破了依賴國外的現狀衛星移動通信服務。 天通衛星覆蓋范圍廣、通信能力強、服務無盲區。
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可以提供兩種常見的業務:一種是公共衛星中繼電話,另一種是專用衛星中繼電話。 前者需要與公共交換電話網絡互連,以使移動實體能夠呼叫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固定對講機,后者僅位于移動站與其調度員之間。
Mate 60 Pro內部有兩顆衛星通信芯片,一顆是衛星移動通信基帶芯片,另一顆是衛星通信的射頻收發芯片。
衛星移動通信基帶芯片包括:
1、電科芯片:第二代語音互聯衛星通信芯片即將流片,力爭年底前在手機終端上落地。
2、華立創通: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衛星移動通信導航一體化基帶芯片,型號為“HTD1001”。 其研發的衛星通信系列芯片功耗低、集成度高、功能部件齊全。 特征。
3、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三大手機芯片廠商均已做出部署,為手機直連衛星創造基礎條件。 紫光展銳發布首款5G IoT-NTN衛星通信SoC芯片V8821,采用先進22nm工藝,集成基帶、Transceiver、PMIC、FLASH/SRAM,支持R17 IoT-NTN標準,可實現雙向語音通話和數據。傳輸功能具有功耗低、面積小的特點,可應用于手機直連衛星、可穿戴產品、衛星物聯網產品、衛星車聯網產品等領域。
2024年,手機衛星通信將繼續成為熱點。 1月31日,vivo X100 Pro+確認將配備衛星通訊功能,可以進行衛星通話。
不過,我個人認為,手機衛星通信芯片創業的機會已經沒有了,已經來不及了。
衛星互聯網通訊芯片
在談論衛星互聯網通信芯片之前杭州衛星電視,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 4G、5G移動通信已經成熟,覆蓋范圍廣泛。 為什么要發展衛星互聯網通信?
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 全球部署的5G基站總數超過364萬個,其中中國5G基站總數達到231萬個。 5G網絡僅覆蓋全球30%的人口。 由于世界經濟、人口密度、區域環境嚴重不平衡,4G和5G無法實現全覆蓋。 還有飛機、輪船、災區、戰區等復雜場景,是固定基站無法覆蓋的。
馬斯克將衛星互聯網通信命名為“星鏈”。 它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2014年提出的低軌互聯網星座計劃,目標是建設全球覆蓋、大容量、低時延的天基通信系統。 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 該計劃計劃利用4.2萬顆衛星取代地面傳統通信設施,為全球提供低成本、高速、穩定的衛星寬帶服務。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建設由約12000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互聯網服務。其中1584顆衛星將部署在距地球550公里的近地軌道,并將發射升空從2020年開始工作。相關文件顯示,該公司還準備再增加3萬顆衛星,使衛星總數達到約4.2萬顆。
2022年5月22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互聯網服務再次取得階段性速度測試結果,顯示該服務的下載速度達到301Mbps。
2023年,SpaceX將大幅加快星鏈發射速度,從2022年平均每10.7天發射一批的時間從10.7天縮短到5.8天發射一批。 全年,SpaceX共部署了1903顆“星鏈”衛星。 在軌衛星總數達到5559顆。
2023年12月22日,星鏈全球用戶數突破230萬,基礎流量套餐120美元/月。 SpaceX宣布已實現盈虧平衡。
2024年1月29日,國家七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布局6G、衛星互聯網、手機直連衛星等關鍵技術研究。
隨后,國家提出了G60星鏈計劃,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旨在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 將于2023年12月30日在上海發射,與SpaceX的星鏈競爭。 G60星座的目標是到2024年發射并運行至少108顆衛星,提供初步商業服務,到2027年建成具有全球競爭能力的完整產業鏈,每年生產300顆衛星,總計12000顆衛星,覆蓋世界。 寬帶網絡要求(內容引用自Starlink)。
衛星互聯網通信芯片是一個潛在的好機會。 我和我所在的公司三五微,兩年前就做了專利申請和技術布局。
衛星廣播電視通信芯片
電視廣播衛星使用地球靜止衛星(也稱為同步衛星)將電視節目轉發到地球上的預定區域。 電視節目的轉播與通過講機傳輸類似,但由于不同國家的電視格式標準不同,接收設備必須有相應的格式轉換設備,將電視信號轉換為國家標準。
地面接收器是用戶直接接收信號的設備。 地面接收器一般有三種形式:天線、衛星接收器和調諧器。 它們各有功能,三者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接收整體。 天線是直接接收衛星信號的裝置。 它通過與調諧器連接對衛星信號進行處理,一般根據衛星接收機的設備要求將其轉換為第一中頻信號。
受數字廣播電視和網絡廣播電視影響,國內衛星廣播電視通信應用不斷減少。 搭載衛星鍋的電視畫面,已經成為很多80、90后的特殊記憶。 但世界各地仍然存在某些現有市場。
衛星廣播電視通信芯片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 衛星通信基帶芯片一直被RDA壟斷,射頻芯片主要由日本廠商生產。
三五微前期布局衛星互聯網通信芯片技術時,也做衛星廣播電視通信射頻前端芯片。 芯片樣品已通過終端客戶測試,進入量產階段。
參加“2023-2024第七屆IC獨角獸評選”
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