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21 17:06:45作者:佚名
議題一:只有科學才能救國
故事
有一位同學,以語文、歷史滿分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 然而學霸12歲造飛機,入學第二天“九十八事變”爆發,使他毅然決定放棄文學,追求科學。 大家都很驚訝,高考物理成績只有5分的他怎么敢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他用力學方程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他是誰? 他就是中國現代力學之父錢偉長(chang)。
故事中的人
錢偉昌
錢偉長出身名門望族。 他是吳越國始祖烏蘇王錢镠的后裔。 其叔父錢穆,國學大師。 錢偉昌的家庭背景讓他在上大學之前就精通國學和歷史。 高考時,錢偉昌的語文和歷史都拿到了100分,但物理只拿到了5分。 盡管如此,他還是考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
9月18事變后,錢偉長深受感動。 當國難來臨時,他站出來說道: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職業,
我想學造飛機和大炮! ”
為了讓叔叔錢穆同意自己的決定,他去找顧頡剛做說客。
說服了家人之后,我還要說服學校。 時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吳友訓堅決不接受物理成績只有5分的文科生轉學; 而歷史系主任陳寅恪則到處尋找這位文科、歷史滿分的學生趕緊報到。
最后,顧頡剛和錢母分別去向吳又訓和陳寅恪解釋,吳又訓受不了錢偉長每天不斷的欺負,換隸屬關系的問題就解決了。
但系主任吳又訓卻有條件同意讓錢偉昌到物理系學習:他的物理、數學、化學成績必須在一年內達到70分,否則……嗯……你知道的。 ..
‘寶寶好慘啊……寶寶初中的數理化都沒學過……’只有我這樣的弱者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錢偉長的字典里沒有“苦”字!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抓住! 抓住它!
超級認真地學習了兩個多月,錢偉昌的考試成績還是一塌糊涂。 更糟糕的是,他發現一個叫華羅庚的“同學”在圖書館待的時間比他還多! 他在考試中經常獲得滿分! ! 并且學到一些別人根本不懂的東西! ! !
看到這里,我們一定在默默計算著錢偉長心理陰影的面積。 不過,錢偉長認為,這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 怎么了? 如果2個月還不行,那就需要1年。 嗯,兩年了……上帝終于得到了回報。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錢偉昌逆襲成功,獲得了物理系第一名! 從此,錢偉長的學習一發不可收拾!
你一定認為錢偉長只是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 NO,其實我是一個德、智、體、藝、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大二那年,他獲得了全國跨欄亞軍,厲害吧? 想想那個場景,一個身高1.49米的年輕人跳過了1.06米的欄桿。 劉翔那么高學霸12歲造飛機,恐怕都過不了! 一個人如果無法跨越,那將是多么大的風險啊! !
記得偉昌作為國足主力左前鋒,在菲律賓舉行的東亞運動會上,狂暴擊敗了日本隊! 想想天天必輸的國足,什么意思~~~
哎,不說了,我只想給學霸下跪,不,學神啊! 鞠躬根本無法表達我的敬佩之情!
1940年,錢偉長以公費留學生身份考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彈性力學。 1942年,他還獲得多倫多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1942年至1946年,錢偉昌師從著名馮·卡門,研究火箭、導彈、降落傘等課題。 馮·卡門是誰? 這家伙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航天專家,但他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招收了三位中國學生:錢學森、錢偉長和郭永懷。 這三個學生也讓他們的老師感到驕傲。 回國后,他們擅長制造各種導彈、火箭、衛星、原子彈。
愛因斯坦讀完錢偉昌的論文《彈性板殼本征理論》后說:“這個東西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一個問題。”
周總理親切地說:錢偉長、錢學森、錢三強是中國科學界的“三杰”。
言歸正傳,錢偉長因感受到祖國的危難和民族的需要,棄文學而從理論。 放棄文學而追隨理論也沒關系。 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愛國之心并付諸行動。 正如魯迅先生立志要改變中國人民的精神,棄醫從文,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文能以筆平天下,萬能以馬定天下。 這大概就是他說的錢先生這樣的人吧。
【結尾】
故事中的事情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安排鐵路“駐軍”炸毀沉陽六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鐵軌,并將責任嫁禍給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擊沉陽北大營,作為“九十八事變”的一部分。
故事推薦者
瑞瑞化學夏令營第二期成員
“孩子們,錢偉昌爺爺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好了,我去做作業了,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