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23 15:30:50作者:佚名
“嚴禁收取答辯費”的政策不容打折扣
近期,西安科技大學部分學子指出,研究生階段的畢業答辯需繳納1400元費用,且該款項需以現金形式直接交付給學校。至6月8日,該校副院長辦公室回應稱,答辯費用應由學校承擔,但部分學院的秘書對相關政策理解不足,導致執行上存在偏差,要求學生先行墊付答辯費用后再行報銷。目前,學校已責令各學院進行整改,并明確禁止學生自付答辯費用網校頭條,以消除可能的誤解。(信息來源:6月8日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
畢業答辯收取1400元費用,這對那些本應滿懷感激之情告別母校的研究生們而言,無疑是件令人不悅的事情。盡管校方事后提供了解釋,并承諾將進行整改,但收費的事實依然存在。不論是因為工作疏忽還是其他原因,校方都應當對此承擔全部責任,確保自家畢業生們不會感到困擾。
應當指出,答辯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定的費用,包括邀請答辯專家和指派答辯秘書等,這些費用不可避免地需要支出。若按人均分攤,費用大致在幾百元到上千元之間。然而,無論答辯費用多少,讓畢業生自行承擔都是不合理的。事實上,早在2005年,教育部便發布了通知,明確指出高校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項目以外的任何費用,答辯費用亦被明確納入禁止之列。此外,西安科技大學官方網站已公布相關規定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指出答辯所需費用應從研究生培養管理費等相關經費中劃撥。從國家層面到學校內部,普遍規定不得向學生征收答辯費用。這一原則本不應引起任何爭議,然而,為何如今卻引發了嚴重的誤解?
西安科技大學表示,其收費初衷為“先行墊付,后予報銷”。然而,根據網絡流傳的通知文件內容,僅簡單提及了收費一事,并未涉及墊付、報銷等詞匯。此外,收費方式為現金,且未提供任何收據或發票,更無轉賬記錄,這不禁讓人誤以為學生需自行承擔答辯費用。若某個系部對政策產生誤解,可能是學院秘書對政策解讀存在偏差,但若眾多系部均對政策產生誤解,那很可能反映出學校在執行政策方面存在疏漏。
實際上,由于財務系統運作的制約,眾多高校在答辯費用方面普遍實行了先行墊付再行報銷的策略,這一做法學生群體大多能夠理解并予以接受。然而,部分高校的答辯費用持續高企,超出了規定的報銷標準,且存在不提供正規收據、報銷流程繁瑣甚至難以實現的問題,這些問題讓眾多畢業生感到困擾,并對墊付方式產生了疑慮。這起事件無疑揭示了當前高校答辯費用管理混亂的一個縮影。盡管政策明確指出不得向學生征收答辯費用,然而由于缺乏明確的執行細則,各高校及院系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采取不同的做法,有的甚至實際實施了收費,這恰恰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西安科技大學現已責令各學院進行整改,明令禁止學生預先支付答辯費用,此舉相當于徹底切斷了向學生征收答辯費用的途徑,實為一種“亡羊補牢”之舉。這一舉措也向各高校發出警示,即“嚴禁收取答辯費”的政策絕不能有任何折扣,學校在嚴格執行的同時,還需對規定進行細化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制定出具體的方案和流程,以避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唯有如此,方可防止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從而減輕畢業生的心理負擔。#西科大就收取研究生1400元答辯費用作出回應#
(黃河評論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