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0 16:17:36作者:佚名
3日,湖北師范大學校園里綠意盎然,湖師大道兩旁,第二屆“我最喜愛的習言習語金句硬筆書法競賽活動”的獲獎作品以及“啟夢青春,逐夢未來”主題的校園油畫展,吸引了眾多過往學生駐足欣賞。
該校在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湖北師范大學近年以來,采取多樣化手段,使得思政課程充滿活力,使得每一堂思政課都變得生動有趣,深入人心。
思政課就在學生身邊
5月9日夜晚網校頭條,湖北師范大學的水上蓮花大劇院內洋溢著熱烈的掌聲,該校音樂學院舞蹈系2021級的學生們用滿腔的熱情呈現了《江河日上》的專場表演,而這場演出亦是該校音樂學院慶祝建院20周年,開展舞蹈課程思政教育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河日上》這部作品共劃分為三個章節(jié),生動呈現了12個舞蹈作品,其中9個是對經典舞劇的重新編排,3個則是全新的創(chuàng)作。既有對傳統舞蹈劇目的經典組合進行改編,也有展現新時代風貌的原創(chuàng)舞蹈精品。
澆灌花朵需澆及根系,培養(yǎng)人才應注重心靈。于湖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課程貼近學子生活,每日于校園中不斷上演。
2023年12月21日,湖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達成杯”首屆“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決賽成功舉辦。在這場決賽中,每位參賽選手都從各自的獨特角度出發(fā),通過生動的案例,將政治理論知識娓娓道來。他們巧妙地將思政課程的核心理論與現實生活相融合,全面展現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政治覺悟、綜合素質和精神狀態(tài)。在比賽進行中,一些同學巧妙地將武術、舞蹈等藝術形式融入課堂,使得思政課程更加貼近生活、充滿生機。
在今年的硬筆書法比賽活動中,數學與統計學院的大一新生董靜鵬榮獲了獎項。他表示,通過學習并親筆書寫那些經典的語句,他不僅增強了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志向、氣節(jié)和信心,還讓同學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變得更加熾熱和深沉。此外,這也幫助他提高了作為師范生的教學能力。
學生對理論的認同,不僅源于其真實性的說服力,而且源自于實踐的直接反映。這其中,涵蓋了學生個人的實際體驗。
湖北師范大學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了勞動教育,特別是自去年開始,學校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去發(fā)現那些默默奉獻的勞動者,并通過拍攝照片、錄制視頻等方式記錄和捕捉勞動的精彩瞬間,進而組織了一系列評選活動。學生們用鏡頭捕捉到了那位總是面帶微笑的清潔工陳阿姨、那位充滿人情味的修鞋店周叔、那位校園里的美容師環(huán)衛(wèi)工張伯伯、那位無償為學生縫補衣物的宿管朱阿姨……他們通過激勵大家挖掘身邊的勞動故事,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勞動成果的珍貴與不易。
學校不僅將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密結合,還將其深度整合到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框架之中。學校構建了“1+3+N”的志愿服務架構,“1”代表的是2002年創(chuàng)立的校青年志愿者協會,該協會承擔著全校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的核心樞紐作用;“3”涵蓋了三種類型的青年志愿服務團隊湖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具體包括14支直接隸屬的專業(yè)志愿服務隊、6個公益性質的志愿社團以及23個院系級別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這些團隊扎根校園,輻射社區(qū),并面向全社會提供志愿服務。該校已連續(xù)26年舉辦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每年均有近萬名學生志愿者投身于農村、企業(yè)、社區(qū)等基層一線,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不斷磨礪,實現自我提升。
打造更多思政“金課”
湖北師范大學在思政課教學模式上持續(xù)進行革新,成功摸索出多種形式豐富、成效顯著、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全面推動思政課向高質量邁進。致力于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造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體系。
佩戴VR眼鏡,踏上長征之旅,深入感受紅軍長征的壯麗與艱難。在湖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VR體驗中心,學生們借助思政課程中的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實現了對遵義會議舊址的“穿越”參觀。為深化思政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該機構設立了思政VR體驗中心;該中心充分運用網絡思政教育資源與虛擬仿真技術,實現了思政理論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
在湖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飲食文化》課程思政示范課上,李建剛老師以“孔子的飲食觀”為主題,巧妙地運用了一部電影、一首紅歌、一個故事、一條批示、一首古詩以及一個笑話等元素,將這些內容巧妙地串聯起來,呈現了一堂精彩紛呈的課程思政示范課。這一教學活動,正是“課程思政教學沙龍”教學設計活動的生動體現。湖北師范大學近期致力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課程思政教學沙龍活動湖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并持續(xù)增強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1場此類活動。
在課程思政領域,湖北師范大學高度重視與同行業(yè)院校的溝通與合作。該校的“勤敏課程思政劉敏工作室”匯聚了來自100多所院校的370多位教師,他們定期開展課程思政資源的共同研究、構建與共享。他們成功推出了“中英經典詩文創(chuàng)意朗誦大賽”、“一流大學生智慧大講堂”以及“英語名師大講堂”等一系列課程思政特色品牌,精心構建的“思政引領、六位一體、四維聯動”的金課育人模式,已在超過50所院校開展了講學交流與經驗分享活動。
湖北師范大學教務處提供的數據表明,該校成功獲得了一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一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以及三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此外,學校還致力于打造超過一百項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青年肩負重任,應成為民族復興的堅強支柱;青年需具備智慧,成為國家強盛的棟梁之才;青年要懷揣勇氣,樹立中國精神的典范旗幟……在2023年秋季新學期伊始,湖北師范大學的黨委書記李宏為全校師生帶來了“開學第一課”。他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講解深入淺出,引發(fā)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和深刻反思。
湖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傾力打造的思政宣講品牌“鴻騏”宣講團,致力于傳承和發(fā)揚中國紅色精神。該團隊運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深入社區(qū)、大中小學以及政府部門,大力推柏坡紅色文化。團隊內部組織結構健全,職責明確,由10位核心成員和2位專業(yè)從事紅色文化研究的資深導師構成。團隊成員均出自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專業(yè),他們憑借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和豐厚的實踐經驗,已在多個領域成功舉辦了30余場宣講活動。鴻騏宣講團始終秉持“鴻志騏行,志愿萬家”的宗旨,扎根于社區(qū)和校區(qū),緊密聯系群眾,積極傳播紅色文化。
湖北師范大學作為黃石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領頭羊,同時也是湖北省此類共同體綜合改革示范學校,對思政課的一體化建設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和校長共同領導的工作小組,依托湖北省教師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充分利用師范教育的優(yōu)勢與特色,與地方教育局、教科院以及超過十所大中小學建立了市域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并開展了同課異構、協同研究等深入合作。在2022年,湖北師范大學成功獲得教育部批準,成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的建設單位。
該校借助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這一平臺,成功培育了一系列以工業(yè)文化為核心的實踐教學品牌。參與編制湖北省各級學校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評估方案,以及黃石市的相關實施計劃;負責中小學思政教師市級和省級培訓項目的組織;與共同體成員院校攜手,共同舉辦大學生思政課程講解、以“學習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征文活動、議題式教學設計競賽,以及“傳承工業(yè)文化·踐行綠色發(fā)展”等一體化思政實踐教學活動。
面向未來,湖北師范大學將不斷深化“大思政”育人體系的內涵,堅定不移地以理想信念為紐帶團結師生,依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青年,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激發(fā)斗志,致力于培養(yǎng)出更多懷揣理想、勇于擔當、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的新時代優(yōu)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