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6 16:33:59作者:佚名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聯系電話為0574-87615689,其學院官方網站的鏈接地址如下:
學院介紹: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84年創立的寧波高等??茖W校應用電子系,這所系別是寧波首所綜合性高校的組成部分。自2005年起,該學院開始招收本科生。學院依托專業認證,深入推進產教融合項目,致力于電子信息領域應用開發人才的培育。同時,學院被譽為國家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浙江省及寧波市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浙江省網絡實踐教學基地網校頭條,以及寧波市集成電路產業(微電子)人才培養基地。
該學院開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及工業智能等四個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浙江省享有重點地位,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則被列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首批試點,同時也是浙江省的特色新興專業、一流本科專業,以及寧波市高校學科專業“161”工程建設項目中的一流專業A。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則是學校的重點專業,而工業智能專業則是2025年新批準的,涉及自動化、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交叉的新興專業。學院的專業建設以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為基礎,該學科是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間認定的省級一流學科;同時,電路與系統二級學科被列為寧波市的重要學科,并作為寧波市高校學科專業“161”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優勢特色學科A類(培育)學科。
學院設有電子技術、電氣與控制工程、多網融合與通信技術工程等實驗訓練中心。特別是電子技術實驗中心,它是浙江省重點建設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學院還共同建設了一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以及一個寧波市集成電路(微電子)人才培養基地。實驗設備總值超過3300萬元。
高層次師資隊伍:
學院目前擁有教職工總數達70名,其中專任教師有52位。在這52位專任教師中,有9位教授(研究員)和27位副教授(副研究員)。博士學位持有者有43人,研究生導師10位。此外,還有10余位教師曾在海外高校學習。浙江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有4位,浙江省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2位,寧波市突出貢獻專家1位。6位教師入選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工程及多個省級人才項目。兼職研究生導師也有10位。近年來,學院教師已成功承擔了5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及建設項目。
人才培養顯著成果:
學院目前擁有全日制本科生超過1700名。該學院堅持“產教結合、科教并行”的教育理念,并設立了多個學生創新實驗基地。通過競賽、研究、創新等多種途徑激發學習熱情,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科研水平和綜合素質。至今,學院已向各行各業輸送了大約4000名本科畢業生,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7%以上。在最近的三年間,超過240名學子成功考取研究生,繼續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以實現各自的人生抱負。這其中包括了諸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國內頂尖學府,以及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國際知名高等學府。學院學子近年來在省級及以上競賽中屢獲殊榮,總計超過400項;在創新項目領域,也取得了200余項成果;此外,他們還在科技論文發表方面表現出色,共有100余篇論文問世。在一系列重量級賽事中,如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以及全國機器人錦標賽等,學院學生不斷刷新紀錄,贏得了眾多國家級大獎。寧波市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畢業生,其中包括寧波市十大創業新秀冠軍,他們是一群優秀的學子。這些學子在能源電力、智能制造、集成電路、光電信息等關鍵領域和支柱行業中,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這些領域注入了活力和熱情。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業智能
專業詳情見
建筑與交通工程學院的官方網站地址為:0574-87081285,敬請訪問。
擁有一流國家級專業項目一個,省級一流專業項目兩個,省級一流學科領域一個,以及三個省級科研基地,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先后承擔了70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
參與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榮譽。
-榮獲多項省部級和廳市級科技進步獎。
學院專業介紹:
建筑與交通工程學院開設了六個本科招生專業,并設有兩個專業學位碩士培養點。其中,土木工程專業于2015年成功通過了國家認證,并于201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此外,該專業在2021年獲得了土木水利專業學位碩士點的資格,而到了2024年,交通運輸專業碩士學位點也得以獲批。浙江省的交通工程專業在2015年成功獲得了德國ASIIN的碩士學位認證,并于2019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的一流本科專業,2021年又獲得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點的批準。同時,浙江省的另一個新興特色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在2017年通過了國家專業認證,并在2024年順利通過了復評。建筑學專業是教育部首批開展CDIO工程教育模式試點的專業,也是寧波市特色建設專業;而工程管理專業則被認定為寧波市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寧波市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同時也是學校服務地方特色的專業。
高層次師資隊伍:
學院目前擁有專職教師113名,其中包括14位教授,33位副教授,以及82位博士。此外,在校學生人數超過1800名。同時,學院還邀請了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在專業建設方面,學院設有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2個省級一流專業,1個省一流學科,以及3個省級科研平臺。此外,學院還設有2個專業碩士點,并已成功承擔了7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項目。在該項目中,他成功參與了杭州灣跨海大橋等多項重要工程的建設,并因此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眾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
實驗設備:
學院現設有浙江省土木工程工業化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交通與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數字道路建設技術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三個省級科研平臺,以及寧波市跨海深水橋梁數字工業化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智慧交通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工程結構工業化建造及使用維護協同創新中心等市級科研平臺。此外,學院還建有建工實驗中心、交通工程實驗中心、節能工程中心等三個省級示范實驗室,以及力學實驗中心、智慧交通實驗中心等眾多專業實驗室。
人才培養成果顯著:
學院特別強調對“執業工程師”這一人才的培養標準,致力于深化“產教融合”的教育理念,通過眾多途徑和多個平臺來培育出杰出學子。截至目前,學院已向公眾輸送了將近萬名本科畢業生,其就業率始終保持在一個穩定的95%以上,并且多次榮獲學校授予的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學院近三年內培養了約300名研究生,他們成功進入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知名985、211工程高校深造,2023年的研究生升學率達到了21%。學院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現正與美國的韋恩州立大學以及日本的廣島大學等高校進行國際交換生項目的協作,同時與美國的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攜手共同培養碩士研究生。在過去的三年里,參與國內外交流與交換學習的學生已超過三十名。學生成功獲得了37項校級及以上級別的科技創新項目資助,其中16項為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5項為省級項目。作為第一作者,他們發表了30篇論文,并提交了19項專利申請。在省級及以上A類學科競賽中,他們贏得了47個獎項,其中包括9個國家級獎項。在所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他們共獲得81個獎項,其中22個為國家級,整體成績位列頂尖。
建筑與交通工程學院主要分為以下專業: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工程管理
智能建造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筑學
專業詳情見
杭州灣汽車學院,隸屬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其官方網址為:,聯系電話: -82351924。
學院介紹:
寧波工程學院下轄的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亦稱杭州灣汽車學院,自2014年9月起搬遷至前灣新區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該學院占地面積達500畝,校園風光宜人,且教學設施設備先進。學院依托產業集聚區的地理優勢,大力推動產業教育與學校合作的深入發展,與吉利集團、中汽研、萬都公司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學院與吉利集團共同打造了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首批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省級重點建設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市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學院正致力于構建政府、企業、學校、研究機構“四位一體”以及校園、產業園、研發園“三園融合”的國內頂尖汽車產業特色學院。2017年,該學院榮登寧波市十大試點特色學院榜單;次年,又榮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稱號。2019年,它被認定為寧波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和省級重點建設的汽車工程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進入2020年,該學院成為浙江省產教融合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并與吉利汽車建立技術合作關系。2021年,它首批入選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同時獲得浙江省重點支持。2022年,該學院晉升為浙江省汽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理事長單位。2023年,與吉利汽車集團攜手,成功簽約并落地了“4合1”數字化汽車產業卓越工程師“雙元制”聯合培養項目。2024年成為浙江省現代產業學院聯盟理事長單位。
學院目前擁有教職工123名,其中包括12位教授和45位副教授。在這些教師中,有1位專家入選了國家級引才計劃,2位是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成員,3位是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的成員,還有10位屬于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除此之外,學院還特別聘請了23位來自吉利的資深人才,擔任汽車學院的兼職教授。
學院目前設有四個常規本科專業以及一個與國外合作的教育項目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同時也是教育部CDIO試點項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被認定為浙江省高?!笆濉碧厣珜I,并入選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而車輛工程專業則是學校重點支持的專業建設之一。寧波工程學院與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共同開展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該專業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上與美方高校保持高度一致,實行4+0的培養方案。學生需修滿規定學分,且滿足學位授予標準,方可獲得中美兩國認可的學位證書。2024年,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獲得批準,同時,我們與長安大學、寧波大學、沈陽工業大學以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攜手,共同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
該學院學術氣息濃厚,科研能力顯著。機械工程專業成功躋身浙江省一流建設學科(B類)行列,并被認定為寧波市重點學科(A類)。近十年來,學院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功組建了新能源汽車碰撞安全與輕量化等八大科研團隊。期間,共主持國家級課題11項,省部級課題超過30項,廳市級項目80余項,以及企業委托課題530余項。此外,橫向課題的經費累計達到5910萬元。在專利方面,學院授權發明專利190余項,其中32項專利技術和科研成果已實現轉化,為企業新增產值26億元。同時,學院榮獲包括浙江省技術發明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共10項。
學院的辦學環境優越,教學設施精良。設有省級重點建設的汽車工程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下分設機械基礎、先進制造、汽車技術等三個實驗分中心,還擁有智能制造、汽車碰撞安全與輕量化、汽車振動噪聲等三個研究平臺,以及大學生科研創新實踐中心。實驗室覆蓋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固定儀器設備資產總值超過七千萬元。
學院目前擁有超過2600名全日制在校生。在過去十年里,學院為社會輸送了近5000名本科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在這其中,超過16%的畢業生被諸如浙江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錄取,而51%的畢業生選擇留在寧波地區就業或創業(其中四分之一的學生在前灣新區工作)。學院還培養出了諸如登上《人民日報》的國家獎學金百名優秀代表陳美佳等一批杰出典型。在學生創新創業方面,學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十年來,學生們主持并圓滿完成了36項國家級及42項省部級科技創新項目;他們還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了78篇學術論文;此外,他們共獲得了222件專利授權,其中包括82件發明專利。在包括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在內的眾多國內外重要賽事中,學生們贏得了420余項省部級以上的學科競賽獎項。2018年,榮獲全國機械設計大賽一等獎,同時奪得“中國好設計獎創意獎”;2019年,在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中榮獲特等獎;2021年,在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中分別斬獲銀獎和銅獎;2024年,在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首次成功晉級,榮獲銀獎。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
車輛工程
專業詳情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亦稱安全工程學院,聯系電話為0574-87081221,其學院官方網站的鏈接如下:
學院介紹: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由原化工學院、材料學院合并組建而成;
寧波市應用型培養基地的牽頭單位,同時也是寧波市服務型專業群建設的負責單位。
高層次師資隊伍:
寧波工程學院的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是在原化工學院和材料學院的基礎上合并而成的,該學院由肖勛文教授擔任院長一職。目前該校共有教職工153名,其中包括25位教授(研究員),43位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113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此外,還有3位雙聘院士,2位外籍院士,2位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3位國家海外人才計劃成員,1位錢江學者特聘教授,1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的教師,1位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8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8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位浙江省教壇新秀,1位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1位甬江學者特聘教授,2位寧波市突出貢獻專家,2位寧波市人民政府重點高層次人才,1位寧波市優秀留學回國人員,2位寧波市高校名師,8位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以及26位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
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國際知名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會員、浙江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域的領軍人物楊為佑。
人才培養顯著成果:
近三年來,畢業生的就業比率達到了98%,而升學比率也攀升至33%。在各類競賽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國家級競賽項目累計達到了83項,省級競賽項目累計則有77項。在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油氣儲運工程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全國大學生金相大賽等多項賽事中,連續多次榮獲全國一等獎;同時,在中國國際“互聯網+”競賽中,也連續多年摘得金獎。材化學院作為寧波市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的牽頭單位,同時也是寧波市服務型專業群建設的核心單位。該學院開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油氣儲運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應用化學、安全工程等六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并設有材料與化工專業的碩士點。目前,學院擁有在校本科生1600多人。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獲得了教育部工程認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國家一流本科建設、浙江省重點建設、浙江省優勢以及寧波市品牌等多項榮譽稱號。該專業于2016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再次通過了認證復評寧波工程學院招生網,并在2021年入選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則是浙江省的新興特色專業。此外,安全工程專業是由寧波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與寧波工程學院共同合作建設的?!霸凇牧峡茖W’這一學科領域,‘化學’同樣占據了一席之地,而‘工程學’也躋身全球頂尖行列,均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材料科學與工程’以及‘化學工程與技術’這兩個專業更是被認定為省級一流建設學科?!?/p>
材化學院設施完備,學科基礎扎實,設有院士工作室、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以及中央財政與地方共建的化工專業實驗室等關鍵實驗平臺。學院致力于營造個性化的成長氛圍,推行科教結合的人才培養策略,積極倡導學生自大學早期便加入教師科研團隊,擔任科研助手,致力于培育具備研發實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
油氣儲運工程
應用化學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物理
專業詳情見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的聯系方式為:電話號碼0574-87611229或0574-87616666,學院官方網站可通過以下鏈接訪問:
學院介紹: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目前設有應用統計、數據挖掘、應用數學三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其中統計學學科成功入選了2024年度寧波市的優勢特色學科行列。該學院以數學作為根基,將應用作為發展導向,借助計算機技術,以數據挖掘作為關鍵結合點,正致力于推動數學、統計學、金融工程、數據科學以及計算機等學科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金融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以及金融科技共五個本科專業在此設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應用統計學專業已成功入選2021年浙江省的一流本科專業名單,并在2024年寧波市的一流本科專業評選中亦榜上有名。此外,該專業在2024年獲得了碩士學位授權點的批準,從而實現了本碩培養的無縫對接。與此同時,2025年教育部批準新增設的金融科技專業也將在本年度迎來首屆學生,此舉進一步豐富了專業的布局。
學院設有國家級產教融合平臺“數據工程中心”、省級科研平臺“智慧交通與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以及教育部設立的新金融智慧學習工場,這些設施使得學院具備了堅實的學科基礎和鮮明的產業特色。此外,學院還擁有浙江省“十四五”規劃中的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數據創新應用實踐教育基地,以及24個其他校外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數據工程中心設有數據工程實驗室、應用統計實驗室、金融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金融科技實驗室以及研究生實驗室。該中心實驗用房的總面積達到了1500平方米,擁有的設備數量超過1600件,設備總值達到1480萬元,并且持續投入了近2000萬元的建設經費;實驗設備對所有學生全面開放。
近二十年的辦學積累,學校已確立了“理科深入工科,三方面能力并重”的人才培養體系,“理進工出”具體表現為理科知識在工科領域的應用、理論教學結合案例分析、實踐環節工程化實施,“三能”則要求所有五個專業的學生均需掌握數學建模、數據挖掘及軟件編程三項技能。學院專業發展得到了主管機關的鼎力扶持,相繼贏得了中央財政對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國家產教融合發展戰略規劃項目以及校產教融合六大工程中心的資金援助。在最近三年中,該學院連續兩屆榮獲寧波市高等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辦學成果斐然。
學院目前擁有教職工69名,其中包括6位教授、18位副教授,博士學歷教師有48位,歸國學者達到14位。此外,有16位教師分別被選入省級的“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市級“錢江人才計劃”、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以及市級“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等多個人才項目。學院現有雙師素質兼備的教師隊伍達41位,其中碩士生導師25名,此外,近年以來,學院已與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等高校攜手合作,成功培養出30余名碩士研究生。學院教師近年來承擔了超過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20余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在內的省部級項目。他們在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發表了400多篇論文,出版了33種教材和8部專著。此外,他們還主持了260多項各類橫向科研項目,累計獲得1400余萬元經費支持。同時,他們還榮獲了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全國行業協會二等獎各2項,寧波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3項,以及寧波市統計科學成果獎8項。
學院積極倡導學生追求個性化成長,致力于打造包括寧波中科創客夢工廠(中國科學院創客空間分部)、數學建模、云朵等在內的多個學生科技創新及學科競賽的平臺。近三年來,大學生科技競賽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共榮獲國家級獎項97次,省部級獎項194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們榮獲國家一等獎1項、國家二等獎1項;而在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更是榮獲全球最高榮譽F獎,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學院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精神,設立了包括玻璃球工作室、數學建模工作室在內的9個學生工作室。其中,玻璃球工作室榮獲“中國科學院創客空間分部”、“寧波市優秀大學生團體”以及校優秀社團等多項榮譽。在近三年的時間內,學生們共申請了43項軟件著作權和專利,發表了24篇學術論文,成功立項了14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及6項浙江省新苗計劃學生科創項目。近三年考研錄取率穩定在30%左右,就業率達到95%以上。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主要分為以下專業:
金融工程
信息與計算科學
應用統計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金融科技
專業詳情
經濟與管理學院(0574-87616015)學院官網鏈接:
學院介紹:
寧波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于1983年,作為該校最早成立的兩個院系之一,目前開設有6個本科專業。其中寧波工程學院招生網,物流管理專業是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同時也是寧波市服務型重點專業;會計學專業則是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和示范專業,寧波市優勢特色專業及重點建設專業,還是校級國際化建設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寧波市現代服務重點建設專業、校重點建設專業;國際商務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均為校國際化建設專業、校重點建設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則是新型建設專業、校重點建設專業。
會計學、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以及物流管理這五個專業均成功獲得了ACBSP國際商科專業認證的認可。2021年,學院增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點,而到了2024年,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碩士點也得以批準設立。學院擁有一支由108名教職工組成的團隊,其中專任教師有89位,包括14位教授、31位副教授以及65位博士。近年來,學院在管理科學及工程、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三大領域已確立了獨特的研究風格與優勢,培育了十個學術團隊。在過去的三年間,學院共承擔了22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的縱向與橫向科研項目,科研資金總額超過了1300萬元。
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會計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
國際商務
物流管理
專業詳情
外國語學院(0574-87616097)學院官網鏈接:
學院介紹:
寧波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前身,即始建于1993年的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堪稱寧波地區首開外語人才培養之先河,尤其在外貿英語專業人才的培育方面,該學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設有英語、商務英語、日語和德語四個本科專業,同時與德國的馬格德堡應用技術大學、慕尼黑的慕尼黑應用語言學院以及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多所高校合作,開展了交換生留學項目以及暑期帶薪實習計劃。
高層次師資隊伍:
學院目前擁有教職工總數達94人,其中包括19位教授和副教授,25位博士。在專任教師隊伍中,超過68%的教師擁有海外訪學或留學背景。學院致力于追蹤學科發展前沿,集中精力在區域國別研究、翻譯學、外語教學、語言認知學以及比較文學和跨文化研究等眾多領域展開工作。同時,學院精心構建了涵蓋多個學科交叉的教學與科研團隊。
人才培養成果顯著:
2024年,外國語學院舉辦了超過30場面向全校學生的外語類校級競賽,參與學生人數超過1200名,共獲得790個獎項;同時,還組織了10場外語類省級及以上競賽,參與學生近500名,贏得了117個獎項;在“挑戰杯”競賽中,也收獲了一項榮譽。獲得競賽獎勵的學生共有117名,總計獎勵金額接近11.6萬元。此外,學生們作為第一作者公開發表了30篇學術論文。學生課題結題19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2項。
外國語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英語
商務英語
日語
德語
專業詳情
人文與藝術學院學院官網鏈接:
學院介紹:
寧波高等??茖W校秘書系,作為人文與藝術學院的前身,誕生于1984年。
學院提供了漢語言文學、廣告學、工業設計、城市管理以及網絡與新媒體五個本科專業的教育課程。
寧波市城市文化與社會發展基地、寧波市基層社會治理研究基地、文化創意產教融合中心等平臺為學院提供了依托,通過這些平臺,學院在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陽明書院作為一所學院的教育品牌,其特色鮮明,曾榮獲寧波市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的二等獎。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親自為書院揭幕,并受聘擔任該院的特聘導師。
學院現有教職工75名,其中包括25位教授和副教授,以及40多位博士。近期,學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2023年,學院成功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立項1項,省部級課題立項5項,廳市級課題立項12項,還承接了45項橫向項目。此外,學院發表了5篇B1類論文,2篇B2類論文,11篇C類論文,并獲得了省部級以上領導的2項批示。撰寫了18部作品(其中專著17部,編著1部),均由國內頂級出版社出版。2024年,成功申報了6項省部級課題、13項廳市級課題以及22項橫向項目。發表了1篇A+級別論文、2篇A級別論文、3篇B1級別論文、1篇B2級別論文和11篇C級別論文。此外,出版了3部專著、7部編著和1部古籍整理作品,并有4項省部級應用采納成果獲得認可。
學院目前擁有在校本科生超過1200名,已為社會培養并輸送了7000多名各類人才。學科競賽的含金量逐年提升,其中“夏小滿”項目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最佳創意獎,并成功晉級全國三強排位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榮獲一等獎;此外,IF、紅點等國際大賽也均有大獎入賬。學生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成功獲得80多項省級及以上課題立項,發表了86篇學術論文,并申請了多項專利。此外,學生們在藝術方面也表現出色,合唱、舞蹈、話劇等節目在省大學生藝術節上均榮獲一等獎。他們的畢業設計更是得到了央視新聞頻道的肯定與贊譽。
人文與藝術學院主要有以下專業:
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