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0 20:23:18作者:佚名
一、學院簡介
學院目前擁有教職工132名,其中包括專任教師120位。在這120位專任教師中,有109位擁有博士學位,31位有海外留學經歷。此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共有73位,其中正高級職稱的教師有29位。此外,學院還聘請了1位外籍特聘教授。在導師方面,有21位博士生導師和61位碩士生導師。在國家級榮譽方面,有2位國務院特貼專家貝語網校,2位國家級模范教師,1位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以及1位中原學者。河南省擁有眾多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其中包括優秀專家、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高??萍紕撔氯瞬诺?,共計20余人;此外,還有2個創新型科技團隊。
學院擁有農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智慧農業教學、實驗教學以及教學實習農場等八個教學部門。設有六個本科專業,包括農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以及智慧農業;其中,農學專業被教育部、農業部以及國家林業局共同納入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并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認定;此外,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也成功入選河南省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設有作物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同時具備作物學、生態學、生物學以及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四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還擁有農藝與種業、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等兩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的授權領域。
河南省設有牡丹特色資源植物高效培育與綜合利用實驗室、油用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旱地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牡丹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牡丹芍藥特色資源植物工程研究中心、特色作物工程研究中心、藥食兼用資源評價與創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鄉村人居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旱地種質資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9個省級科研機構,同時還有9個地廳級科研機構。
學院近期承擔了超過500項各類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科技部資助的項目等共80多項;榮獲國家級獎項3個,省部級一等獎6個,二等獎10個,以及地市級科技成果獎30多個。此外,發表了70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約350篇被SCI和EI數據庫收錄。學院還擁有15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并成功實施了50多項成果轉化項目。學院共出版教材及專著159部,其中擔任主編的有120部。對于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學院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榮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5項,校級教學成果獎8項,此外,還發表了50余篇教研論文。
學院長期致力于提升人才培養的品質。秉持“堅實基礎、廣泛視野、注重實踐、追求創新、強化素質”的教育理念,將學風建設作為核心抓手,著力造就既具備高尚品德又擁有扎實基礎、擅長實踐操作、敢于開拓創新、綜合素質卓越且具備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農業相關專業高級應用研究型人才。目前,學院擁有在校本科生1447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超過300名?!丁爸性砉狻薄厣适懋a業 賦能鄉村振興》這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功入選了2021年度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示范項目,并榮獲中宣部的表彰。同時,《小康“薯”光志愿服務項目》也榮登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的榜單。在我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賽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評比、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以及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等多個素質提升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就。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銀獎一次,銅獎四次,以及省級獎項二十七次;“挑戰杯”競賽中,也獲得了超過十次的省級獎項;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競賽中,更是贏得了國家級獎項二十次,省級獎項四十余次。到了2024年,學院畢業生的考研錄取率超過了五十個百分點,其中多數學生成功進入重點高校繼續深造。
二、專業介紹
農學
本專業致力于滿足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的需求,以河南省作物學一級重點學科、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以及作物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為基礎,將農學與現代生物技術及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特別強調在作物遺傳育種、作物生產等關鍵領域,對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進行培養與強化。2013年,該學院被納入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名單;2014年,它成為全國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入選單位;到了2020年,它成功獲批成為河南省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而到了2022年,它又榮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稱號。
本專業致力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旨在培育具備扎實生物學基礎、精通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及現代管理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原理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應具備作物生產、作物遺傳育種以及種子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并能夠開展應用研究。
主要學科涵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植物營養學、遺傳學、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植物病理學、耕作學、種子學、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植物保護學、農業氣象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物技術、農業信息學以及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單位等眾多領域,從事管理事務、教學工作、科研活動以及技術傳播等工作。
生物科學
河南省將生物科學列為頂尖本科專業建設重點河南科技大學招生網,該專業也是學校最早設立的理科專業之一。本專業緊密圍繞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依托河南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構建了以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和生態技術應用為核心的兩個專業方向模塊,并在牡丹產業開發以及特色生物資源利用等方面,確立了顯著的區域教育特色。河南省重點學科生物學和生態學為基地;坐擁河南省牡丹高效培育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牡丹種質創新及精深加工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洛陽市特色植物資源研究和創新利用重點實驗等省市級教學科研平臺;同時,還具備生態學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以培育兼具德行與才華、基礎穩固、實踐能力強、敢于創新的生物科學領域創新創業人才為宗旨,我們秉持著強化基礎、深化交叉學科研究、增強實踐鍛煉、追求創新發展的原則,并緊密對接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致力于培養既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高級應用研究型人才。
核心課程包括:植物學基礎、動物學基礎、微生物學基礎、生物化學原理、遺傳學原理、細胞學基礎、分子生物學研究、發育生物學知識、生態學理論、生物技術應用、生物信息學分析、細胞工程技術、生物統計學與實驗設計方法等。
畢業生畢業后,可以選擇投身于基礎生命科學、特色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環境生態保護的各個領域,進行開創性的研究或開展開發應用;同時,他們也可以在國家機關、科研機構或教育部門,從事管理、科研、教學和技術推廣等多種職業活動。
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以生命科學為根基,通過運用生物及其組織、細胞等組成部分的獨特性質和作用,研發和制造出具備特定功能的新物質或新型品種。此外,它還融合了工程學的原理,對產品進行加工生產,或提供相關服務,形成了一種集多種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領域。該專業被認定為河南省的頂尖本科專業建設基地;它以河南省的一級重點學科生物學為基礎,配備了河南省油用牡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牡丹培育與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藥食兼用資源評價與創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省級和市級的教學與科研平臺;同時,該專業還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
旨在培育具備全面素質,包括高尚的品德、智慧、體能、審美和勞動技能,同時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廣博的社會科學知識,系統學習現代生物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操作和研究技巧,并具備出色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能夠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生產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包括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或高等教育機構進行科研和教學活動,同時,他們也可以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業、林業、牧業、漁業以及環保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發展及推廣、生產運營以及行政管理等多種職業。
資源環境科學
資源環境科學,這一學科立足于生態視角,致力于將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入生產活動及環境建設之中,形成了一個涵蓋廣泛的綜合性領域。該專業是河南省第十批重點建設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設有河南省鄉村人居環境工程研究中心、洛陽市植物營養與環境生態重點實驗室、洛陽市共生微生物與綠色發展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省級和市級教學科研基地;同時,具備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作物營養調控方向的博士學位培養項目。
旨在培育具備深厚資源與環境科學理論基礎的高級人才,他們不僅精通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以及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相關知識和技術,還熟悉本學科的最新理論與技術進展,能夠勝任本專業及相關領域的工作,并具備相應的實踐技能。
主要開設課程包括: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基礎地質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植物營養研究方法、土壤農業化學分析、環境學導論、遙感學導論、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環境監測與評估、資源調查與評價、環境修復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環境資源法學等。
畢業后,學生可以選擇在國土資源、生態環保、環境檢測等相關行政和事業單位中擔任管理和技術推廣等職務;同時,他們也可以進入工礦企業、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從事管理、科研、教學、生產以及技術推廣等多種工作。
種子科學與工程
種子科學與工程作為作物學一級學科之下的二級分支河南科技大學招生網,涵蓋了生物育種與種業科學兩大專業領域。該學科不僅設有作物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還具備農藝與種業專業學位授予權、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河南省作物學重點一級學科和河南省旱地綠色智慧農業學科群。此外,它還擁有河南省旱地作物種質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農產品干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省市級教學科研平臺。
旨在培育具備豐富人文素養、寬廣自然科學知識、堅實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生產、加工、儲存、質量檢測及種子經營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的人才,他們能夠將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管理理念與種業科技發展有效融合,具備在現代種業及其相關領域中從事教學研究、經營管理、技術傳播等工作的能力,是兼具應用性和創新性的現代種業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包括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農業氣象學、土壤肥料學、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植物分子育種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與檢驗、種子貯藏與加工以及植物表型組學、生物信息學、基因操作技術原理和SPSS軟件應用等。
畢業生畢業后可以選擇在種子公司、種子質量檢測中心以及政府部門等單位,從事新品種培育、種子生產、加工和檢測等領域的科研與管理工作;同時,他們還可以在農業科研機構、高等學府和職業院校等地方進行科研和教學活動;此外,畢業生還有機會報考遺傳育種、作物學、農藝與種業、作物等相關的研究生專業,以進一步深造。
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這一新興專業,源自信息技術與農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它旨在培育適應信息化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智慧農業人才。該專業于2020年獲得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為我國新農科本科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河南科技大學智慧農業專業,憑借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作物學以及河南省旱地綠色智慧農業學科群的強大支持,設立了河南省旱地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移動物聯與大數據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等多個省級科研教學平臺。
培養目標旨在滿足國家及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服務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旨在培育具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的高級人才,他們應擁有國際視野和扎實的理學與人文素養。此外,這些人才還需掌握大數據時代下的現代農業生產與管理理念,并能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工程技術以及現代經營管理知識與農學知識有機整合,以進行應用研究。
主要開設課程包括: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耕作技術、農業生態學、農業氣象學、作物栽培技術、作物育種學、數據結構學、數據庫技術及其應用、算法設計及分析、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物聯網開發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以及精準農業和智能化農業裝備等領域。
畢業生畢業后,他們可以在現代涉農企業、規模龐大的農場、高等學府、現代農業科研機構以及政府農業管理部門等領域,從事智慧農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研究、產業布局規劃、企業經營管理以及技術服務等多種職業。此外,還有以下招生計劃。
熱烈歡迎報考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牡丹學院相關專業!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