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蠶”最早的記錄見于《詩經》,而把“春蠶”進行擬人化的比喻最聞名的則是" />
更新時間:2021-06-16 16:19:58作者:admin2
春蠶到死絲方盡,已經完美詮釋了它導絲還在努力吐絲,可以形容老師誨人不倦,任勞任怨的高貴品質。
對“春蠶”最早的記錄見于《詩經》,而把“春蠶”進行擬人化的比喻最聞名的則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把春蠶的執著、堅貞、奉獻精神表現到了極致,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
擴展資料:
“春蠶”:本意是春天飼養的蠶。春蠶吐的絲是高檔衣料或高檔絲織品的極品面料,極其珍貴。
春蠶從開始吃飼料那天起,直到老去,每天24小時不停地吃鉰料,老的春蠶體肥個大,通體透明,滿肚子都是蠶絲,直到把絲吐盡,把自己化成蠶蛹子,最后結成繭子,供人們抽絲。
春蠶的蛹子含豐富的高蛋白,是食用的上等美味佳肴。
春蠶一生不停地辛苦勞作,為人們吐絲,最后還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人們食用。
根據春蠶的無私奉獻精神,人們把“春蠶”比喻成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人或精神,比喻成精誠奉獻,舍已為人的高尚品質。對春蠶贊美最有名的,當數李商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燭炬成灰淚始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