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 />
更新時間:2021-06-18 02:23:40作者:admin2
青山處處埋忠骨青山處處埋忠骨評課,何須馬革裹尸還”
《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里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愿請求出征。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尸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后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清代龔自珍將前人的意思推進了一層,因而有了《已亥雜詩之一》中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名句。
只要人是忠于國家的,無論怎么個死法或者死在哪里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別人(戰友)把你作為烈士用馬革裹尸送回國(國都)。這寫出了忠士面對為國捐軀的無畏與悵然。
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文章結構是總分。
本文主要講了主席的愛子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后,主席得知這個噩耗后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