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22 16:18:05作者:admin2
我覺得《手指》好講一些威尼斯的小艇評課。因為手指語言形象生動,趣味性強,學生易接受好理解,而且人人都有手,更直觀。威尼斯的小艇雖是名家名篇,但畢竟絕大多數人沒見實物,又是異域風土人情,相對來說不大好接受,因而講者口干舌燥,聽者興趣不濃。
可以這樣教:
一、關注直覺感受,理解課文內容
無論具體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閱讀教學首先接觸的是文本本身。具體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依賴于對具體文本的閱讀實踐,表達方法的習得也依賴于對具體文本特性的定向解讀或自主體悟。所以,“學語文”必須以“學課文”為基礎,“教語文”必然從“教課文”始。信息提取能力的培養、語感的形成等都離不開對具體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當從學生的整體感受入手。
《威尼斯的小艇》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讀者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笆箤W生領略水城的風情,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是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之一。這一文本意圖如何實現?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不需要教師保姆式的牽引,自主閱讀便能很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內容。教學時,讓學生心無旁騖地自讀課文,憑著直覺感受威尼斯小艇的有趣,也就基本達到了作為一般讀者進行閱讀的目的。由于是課堂閱讀教學,所以,教師還要圍繞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做進一步解讀??梢韵茸寣W生運用文中的詞句表達讀文后對威尼斯小艇的整體印象——“有說不完的情趣”,再讓學生說說都有哪些情趣,尤其要引導學生抓住一個“小”字,從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兩個方面的內容入手,有選擇地體會典型詞句的表達效果并有情趣地品讀有關的句段。這樣既避免了我們忌諱的“內容分析式”解讀,又解決了“是什么”的閱讀問題,為理性探究“怎么樣”,領悟表達方法奠定了“物質性”的基礎。
二、重視理性探究,領悟表達方法
依據學段教學目標,揣摩、領悟文本的表達方法并在運用中形成技能是高段閱讀訓練的重點。據此,學習《威尼斯的小艇》,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領悟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表達方法的領悟,以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為基礎,首先要重視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自主探究。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了威尼斯小艇那說不完的情趣呢?學生帶著問題細讀探究,再相互交流討論,互相啟發。學生充分讀悟之后,教師再聯系具體的文本內容組織交流,內化表達方法。小艇的“小”富有情趣,不是因為它具有長、窄、深的特點,而是作者運用了形象的比喻突出了這些特點。教師可以設計比較探究的學習活動或讓學生依據課文的描述畫小艇來體會這一寫法的好處,積累語言,遷移寫法?!巴崴沟男⊥в卸⒊唛L,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輕快靈活?!边@樣的表達與課文中的描述相比較,運用比喻的好處便不言而喻了。課文5、6自然段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運用間接描寫圍繞一個“小”字寫出了小艇的作用。體會這種寫法,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寫的,再根據學生實際引導他們用制表格的方法把小艇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進一步聯想和想象:還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嘗試像課文一樣說一說。這樣,“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的習得和運用就水到渠成了。
三、注重讀寫實踐,進行綜合運用
《威尼斯的小艇》課后安排了一個小練筆和一個閱讀鏈接,這是從內容編排上給具體教學目標進行的一個定位——在閱讀中習得讀寫的方法和策略,再運用于讀寫的實踐中,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讀寫技能。
對《威尼斯的小艇》的理解感悟是從學生閱讀后的直覺感受入手的,這一閱讀方法同樣適用于《威尼斯之夜》的理解感悟。對《威尼斯之夜》寫法的領悟,也可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為基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我追問:文章是怎樣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的?再與《威尼斯的小艇》的表達方法進行比較,揣摩體會。當兩篇文章的表達方法在學生的頭腦中清晰起來后,就可以布置小練筆:用一段話,寫寫家鄉的某處景或某個物,要寫出特點來。學生可以運用比喻的方法把某處景或某個物的特點表達得生動而傳神;可以把人或動物的活動同景或物結合起來進行描寫;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事物運用生動的語言表現出景或物的特點。在展示、點評時,重點關注在閱讀中習得的表達方法的運用,使這種由讀到寫,讀寫結合的小練筆,真正有利于遷移內化所領悟的寫作方法,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