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培行業,有句話叫教而優則仕。
我我是教師出身,我" />
更新時間:2021-08-21 16:04:57作者:admin2
我在教培行業工作了14年教培行業雙減新政包括自媒體,年齡超過了35歲,我也認識很多超過35歲的從業人員,我說說他們在做什么。
在教培行業,有句話叫教而優則仕。
我我是教師出身,我最初從教師走入管理序列也是挺突然的,可以說踩到了時間階段:
1.前領導主動離開管理崗位
2.機構要大力發展非英語項目
3.我有過辦補課班經驗
就這樣,我走上了管理序列。
后來在30歲時,雖然是小領導,但還是完全靠上課賺錢。說真話,每當節假日全天課,從早上上到晚上,我的最高紀錄是上一對一課,從早上5點半上到后半夜2點。當時我的最大愿望是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
周邊很多沒有對象的人,如果不能內部消化,基本沒有找到對象的可能性(時間完全對不上,所以大齡剩男剩女非常多)。
于是我從30歲開始思考后續怎么做,于是開始轉型,從組長到項目主管到部門總監到執行校長,到現在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業。
路人甲跟我年齡相同,他是從別的行業轉行過來的,先做課程顧問,然后分校長,后來因為調整,轉行做了老師(國本畢業,學習非常好),再后來又重做分校長,然后是項目主管。當時我做班級項目主管,他是個性化主管。再后來他去了外地做部門總監。然后自己創業。
現在跟我一起合伙創業中。
路人乙比我大,私立學校教師出身,然后去了當時最大的個性化機構做老師,然后轉課程顧問,做分校長,被挖到全國最大機構做部門總監,然后去外地做校長。后來去了另一個機構做城市校長。前些日子剛調回家鄉。沒有創業,還在大機構做城市校長。
路人丁跟我一邊大,畢業就去了全國最大的機構做英語老師,然后教研組長,然后分校長,沒做過總監,直接辭職創業,目前在讀學生幾百人頭。
……其他路人從最初就沒從基層員工走上來,還在機構的一般混的都不好,相反,出來自己跑課會比在機構強些。他們中能力強點的可以開著寶馬到處玩,能力弱的還在想什么時候可以買輛代步車,就不用坐地鐵跑課了。
各行各業都有混的好的和不好的,各行各業都有所謂的35歲以上的什么樣。對于我們,不管如何,只能選擇拼命學習、成長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