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26 19:14:26作者:教育文稿網(wǎng)
A同學:“老師,有風,球總是被吹跑...”
B同學:“老師,我控制不住我的球,它總是向一邊跑...”
我:“你現(xiàn)在先停下來,看看你旁邊的小伙伴,觀察下他是怎么讓乒乓球乖乖的停在球拍上的。”
然后C同學旁邊就多了數(shù)個求知若渴的小眼睛,小孩子的眼神是那么的干凈、純粹,看的C同學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嘭......嘭....嘭..”
A同學:“老師,他的球也掉了...”
我:“很正常啊,如果你們一直看著我,我一緊張,小手一抖,球也會掉下去,那么你們從他剛才的動作中領悟到了什么沒有?”
B同學:“手不能抖!??!”
E同學:“我發(fā)現(xiàn)他握拍的姿勢很標準,端的很平!”
C同學:“老師,我覺得手腕不能太用力,剛才手腕一緊張球就掉了”
聽到這里,我立馬鼓掌并解釋道:“是的,同學們,手腕如果太用力了,反而不能靈活的控制你的球拍,手腕要放松下來,小幅度的進行調(diào)整拍面,讓乒乓球時刻處于球拍的中心位置。下面大家結合剛才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再進行練習。”
果然,掉球的聲音不再像剛開始那樣不絕入耳,傳來更多的是成功之后的喜悅、歡呼聲。
“雙減”下的體育課堂,需要教師增加對學生學情的了解,對教材的理解,多進行正向、積極的學習評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如同剛剛燃燒起來的火苗,我們應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而不是一盆冷水將這個火苗虐殺在搖籃之中。況且小學體育并沒有分數(shù)可言,老師也可以放下對分數(shù)的執(zhí)念,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體育雖然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相應的技能,如何讓學生樂于練習,愛于練習是我們老師需要思考的內(nèi)容,將“苦練”轉換為“樂練”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減負。我認為可以通過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與他人共同學習,有些知識并不是通過老師的傳授才獲取到的,學習一定是在某些情景當中,借助于和他人的互動,才得以產(chǎn)生對新知識、新技巧的理解。這樣獲得的知識記憶的也最為深刻,后期對知識的提取才會更為迅速,更為直接,也為今后的創(chuàng)新奠定了基礎。
人的大腦學習新的知識,就像是在建造房子,每一塊磚之間都要連接在一起,才能保證房子的穩(wěn)定性,也才能幫助我們筑起更為宏偉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