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以及泛太平洋地區的戰爭投入的過盛,使得日本軍力消耗很大,實力大減。
2、日本國內資源匱乏,人口不多,長期的戰爭使得國內的人口、資源、糧食等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
更新時間:2021-12-02 00:51:17作者:admin2
原因有:
1、在中國以及泛太平洋地區的戰爭投入的過盛,使得日本軍力消耗很大,實力大減。
2、日本國內資源匱乏,人口不多,長期的戰爭使得國內的人口、資源、糧食等遭到了嚴重的打擊。
3、意大利、德國的先后投降,讓日本處于孤立無援的地步,投降只是時間的問題。
4、美國和蘇聯在擊敗德國以后投入對日戰爭之中,日本的實力遠不及他們兩國,如果繼續負隅頑抗,只能遭到亡國的地步。
5、中國人民以及亞洲其他遭到侵略國家的人民的反擊,使得日本受到沉重的打擊,戰爭遲遲不得進展。
6、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看到了絕望,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條,這也是為什么戰敗后日本對美國死心塌地的原因。
受降過程
1945年8月9日,在東京的日本皇宮防空洞里,一群軍政要人正在激烈地爭論著:“從目前(1945年8月9日)國內外局勢看,在維護國體、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無條件投降!……”外相東鄉茂德垂頭喪氣地說著,兩手一攤,倒在沙發上。
發表《波茨坦公告》
7月間,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須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它徹底消滅。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
8月間,蘇聯對日宣戰,進攻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8月9日零時剛過,蘇聯百萬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厲攻勢,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70萬關東軍發起了全線總進攻。東鄉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總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敗的帆船,很快就會在風雨飄搖中沉沒。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日本投降
因為當時情況不利于他們 ,妥協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