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2-20 03:45:22作者:admin2
作計劃>>> 2014年:是《成都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方案》的試點推進階段,我市將建立健全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方法體系;設計評價程序,開發評價工具;設計評價結果分析反饋辦法;分學段開展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試點,修訂完善評價體系和程序方法。 2015年:我市將在全市范圍內推行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初步建立成都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資料庫,初步完善與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相適應的政策體制機制。 2016年:我市將逐步完善形成與統籌城鄉教育改革發展相適應、具有成都本土特色、涵蓋不同學段和多元內容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并進一步健全與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相適應的政策體制機制。 2017年:我市將努力建設成為全國深化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先行樣板,進一步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建立體現素質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具有成都特色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云,切實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綜述:非法的補課班會取消。
補習班是以提高學生成績為目的成立的一個課外學校。如語文補習班、數學補習班、英語補習班,也有綜合性的補習班。補習班通常會以提高成績為目的,但也會培養孩子們的各項能力。
按學生類型分:
培優補習:來補習的學生普遍成績比較高,補習內容主要是課內比較難的和超綱的內容及競賽的內容。
補差補習:這類補習學生的需求比較大,但因為學生本身的基礎和學習態度往往都比較差,要提高成績比較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補習班
取締非法的。
“雙減”文件發布后,今年本就較為低迷的暑假補課市場頓時風聲鶴唳,新東方、好未來等公司股價斷崖式下跌,教培行業從業者與許多家長也陷入了“未來該怎么辦”的焦慮。
有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問題,諸如大力度整改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何去何從;在升學壓力面前,“校外補課”是家長學生焦慮的“因”還是“果”;禁止補課后,會不會有更貴的“一對一”培訓出現,加劇權貴階層對教育資源的壟斷等等。
目前,教育行業與一些專家對上述問題做出了一些應對和回應。
據36氪報道,“雙減”文件發布前后,培訓機構已在向素質教育、成人職教和托育轉型,好未來正在進軍職業教育領域,而新東方開始招聘美術、書法等素質教育教師,中小型教育機構則謀求與公立學校合作,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年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將處于劣勢。
楊東平雖然支持改革,但也在法理方面存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聶輝華則認為,辦好教育不能只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需要“市場和政府兩只手”。
教育“內卷”嚴重,一些教育界人士在肯定改革的決心時也意識到,僅僅依賴“雙減”政策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雙減”如何落地也是一個考驗。顧明遠指出,校外減負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公共教育的供給,推進各學校、地區均衡發展。
楊東平特別強調,教育新政首先“必須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保護私人財產,保護民辦學校的合法權益”,切忌用粗暴的方法“沒收充公”。
過去提得較多的是校內減負,校外環節被忽視,造成了減負不成、反而增負的結果。與之相比,“雙減”政策對問題的診斷更為全面,然而,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關系遠比“補課”更復雜。
且各地情況存在差異,例如在上海是私立強于公立,而北京的公立雖然看起來很強,但又與校外培訓機構嵌套。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效改革,而不是“一刀切”,需要立足于翔實的調研和謹慎的判斷。
在新政與輿論中,公立與民辦似乎是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但或許正如楊東平所說,在“學習化社會”的框架下,應該“逐漸淡化學校的所有制性質”,教育是以公益性為主的事業,公辦民辦都應該在非營利組織的框架中加以規范,一視同仁,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