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的薛蟠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人物,他的精彩,不是因為他品德高尚,風度翩翩,而是因為曹雪芹用他高明的文筆,把他塑造得活靈活現,仿佛就在你面前。
薛蟠,字文龍,聽上去是個貴族的名字,可惜與現實相去甚遠。他是“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長子,也是薛寶釵的兄長。他不懂世事,做壞事,《紅樓夢》中著名的“葫蘆僧判葫蘆案”就是由他引發的命案。薛蟠雖然是典型的“流氓”,但也不是什么大壞蛋,對母親(薛姨媽)很孝順,對妹妹(薛寶釵)也很疼愛,還挺講義氣的。所以,很多讀者都很喜歡薛蟠,至少覺得他挺有意思的。

《紅樓夢》中有兩處描寫最能體現薛蟠的性格網校頭條,第二十五回,賈寶玉與王熙鳳被馬道婆迷惑,生命垂危,家中一片混亂,薛蟠在一旁幫忙處理,他怕母親被推倒,怕寶釵被人看見,怕香菱為難,他知道賈珍他們在女人身上下功夫,所以忙得不可開交,已經昏倒在那里了。”擔心母親,照顧妹妹,提防別的男人,已經讓他本來就弱小的大腦亂成一團,又恰好看到仙子般的林黛玉!他好色又懂得克制自己,又怎能避免大腦缺氧,當場暈倒呢?
第26回,薛蟠請賈寶玉參加壽宴,怕寶玉不出來,便謊稱賈政要寶玉問話。對于寶玉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誰還敢說什么呢?出了門,就看到薛蟠哈哈大笑起來。寶玉當然會責怪薛蟠這樣惡作劇,薛蟠卻急忙說道:“哥,我本是叫你快點出來,卻忘了這么罵人。話說你下次想逗我,只要提起我父親,就可以了。”薛蟠的父親已經去世了,也只有這種魯莽的人,才會說出這樣嘲諷已故祖宗的話。
薛延魂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也有很可愛的一面。他計劃:“我先去北京,把事情處理好,再給他(劉湘蓮)找個房子,找個好親事,我們好好過日子。”像薛蟠這樣的人,能想到過上好日子,也不容易,也算是浪子回頭了。可惜四大家族運勢耗盡,來不及了。俞三姐死后,劉湘蓮心灰意冷,便離開了。薛蟠真是傷心嘆息。我這樣評論,不是夸贊他的性格,而是佩服曹雪芹刻畫人物的功力,在他的筆下,每一個人物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的,因此也生動飽滿。

當然,讓薛蟠成為最杰出人物的entitle是什么意思?怎么讀,還是曹雪芹為他設計的“話語系統”。他一開口,讀者就知道說話的是薛先生。他邀請寶玉參加他的生日宴會,是這樣的:
“要不是我,我可不敢大驚小怪,因為明天五月三號,是我的生日。誰能想到古玩店的程日星,竟然找到了這么粗、這么長、這么脆的蓮藕,這么大的西瓜,還有這么多東西?一條新鮮的鱘魚,一只用柏木熏制的大暹羅豬,是暹羅的貢品。你說這四樣東西稀罕嗎?……我趕緊呈上我母親的禮物。我趕緊給你老太太、叔叔、嬸嬸送去一些。現在我剩下一些,自己要吃,怕是要倒霉。想來想去,除了我之外,就只有你才配吃,所以特地請你來。”
薛蟠說的這四樣東西,確實很稀罕,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顯然他自己也很看重這些東西,他先是把這些東西敬獻給自己的母親和家中的長輩,然后又邀請兄弟們一起品嘗,而且他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但這家伙的語言基本沒有形容詞,這么貴重的東西到他面前,不是這么長,就是這么大,就是這么粗,你可以想象他連比劃的最后那句話都特別真誠,沒有任何虛偽和矯揉造作:“我想了想,覺得只有你才配吃,所以特地請你來。”這讓我想起了《三國演義》中“青梅論英雄”那一幕,曹操對劉備說的話:“天下英雄,只有你我!”意思差不多,但有層次的區別。
我們來看看霍克斯的翻譯:
薛蟠道:“你看,不然我也就不麻煩你了,只是下個月三號是我的生日,老胡、老程還有幾個人,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給了我:
一根新鮮的蓮藕,又脆又脆,看起來那么粗,那么長;

一個巨大的西瓜,你看,那么大;
一條剛捕獲的這么大的鱘魚;
和這一樣大的一只柏木熏制的暹羅乳豬是暹羅的進貢品。
……不過,除了我之外,我能想到的配吃這種禮物的人就只有你了,所以我才特意過來請你。”
霍克斯翻譯這段話的時候,腦子里一定浮現出薛蟠高興得手舞足蹈、口水直流的形象。“一個巨大的大瓜,你看,有那么大”,霍克斯巧妙地在直譯中加上了這樣的話:“有那么大”、“有那么長”、“有那么厚”。這個“看”字,就像我們講中文時加上的插入語“看”或“我告訴你”,有了插入語“看”,外國讀者就能看到薛蟠忙碌的樣子,他一邊說話,一邊打手勢。


好了,賓客都到齊了,酒菜都擺上了,賈寶玉說要送薛蟠一幅畫當壽禮,可沒想到薛蟠又說了一句妙語:“你一提起那幅畫,我才想起昨天我看見一幅淫穢畫,畫得真好。上面還有好多字,我沒仔細看,只看見落款,是耿湉畫的,畫得真好!”
若不是春宮圖,薛蟠簡直不屑一顧,雖然很喜歡,但也只能用“真不錯”、“真真不錯”來表達稱贊,再也說不出別的了,真是卯酉。我猜這家伙肯定是盯著那幅畫看了,不經意間看了一眼旁邊的落款,把唐寅誤認為“耿黃”了。當然,既然是淫穢畫,就應該相對淫穢一些。薛蟠說這是“耿黃”(耿黃)畫的,也說得通。
可笑的是,薛蟠也很擅長自嘲,意識到自己出丑了,尷尬地笑道:“誰知道他是‘糖銀’還是‘果銀’!”
楊憲益譯:
“說到畫,”薛蟠笑著說,“想起前些日子在人家看見的一幅春宮圖,真是美極了,我沒仔細看圖上的題詞,只注意到畫師的名字:黃家駒,畫得真好。”
楊先生的翻譯無可挑剔,但似乎有些文學化。原文中薛蟠的用詞不是“really good”就是“incredibly good”,但譯文中卻有marvelous、superb和“Really superb it was”等詞。詞匯和句式的變化,讓人覺得薛蟠更有文化,或者說他的英文比中文好entitle是什么意思?怎么讀,“extremely better”。

薛蟠這句自嘲的話,因諧音,很難譯成英文,薛蟠不知道唐寅是誰,便說:“誰知道他是‘唐寅’還是‘郭寅’?”
楊憲益先生的譯文如下:
“誰在乎這家伙的名字到底是‘甜銀’還是‘堅果銀’?”他尷尬地結結巴巴地說。
薛蟠的“糖銀”和“堅果銀”取自“唐寅”的同音字,楊先生直譯為“sweet-silver”和“nut-silver”,考慮到外國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在頁底加了兩條注解來說明問題,這才是唯一解決辦法。
霍克斯的譯文則另辟蹊徑:“哦,Tankin’ 或 wankin’,他說道,‘這有什么區別呢?’”Tankin 和 wanking 也是同音詞,非常粗俗。這也符合薛蟠的語氣,外國讀者也容易理解,但畢竟與原意相去甚遠。
同音詞是由發音而來的語義聯想,一旦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這種聯系就被切斷了。因此,翻譯時,我們要像霍克斯那樣“繞道而行”;如果像楊先生那樣采用直譯,就無法魚與熊掌兼得,這是譯者經常面臨的困境。

薛蟠還有很多“妙語”佳句,如他的女兒們“悲哀、憂愁、喜悅、高興”的飲酒游戲等,但限于篇幅,我們就不一一討論了。
在《紅樓夢》的幾百個人物中,薛蟠并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但他卻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而生動的印象。其實,薛蟠并不是故事中唯一的人物。哪一個人物不是活生生的、活靈活現地站在我們面前呢?林語堂先生對曹雪芹寫作技巧的評價是最恰當的:
它的人物刻畫、深厚而豐富的人性、完美的風格和故事情節使它有資格成為(世界杰作之一)。它的人物栩栩如生,比我們活著的朋友更真實、更熟悉,每個人都說著我們能識別的口音。
《紅樓夢》生動的人物塑造、深刻豐富的人性、完美的藝術風格、感人的故事情節,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經典。書中的人物比我們活著的朋友還要真實、熟悉,我們甚至可以分辨出他們講話時的口音和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