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0 14:12:01作者:網絡
閱讀往往是很多學生比較畏懼的一塊,其實閱讀不難,但是需要平時積累,加上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思維。就閱讀方面,新尚教育老師給出以下一些建議: 注意閱讀速度,很多同學做閱讀題時像作精讀一樣,陷入“語言閱讀”的誤區當中,殊不知語言只是傳遞思想的工具,此時此刻你的目的是“讀懂文章”“獲取思想”“解答題目”,不要本末倒置。 在做閱讀時不要過于專注語言表達本身,否則會使自己顧此失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造成理解的膚淺和閱讀速度的緩慢。 因此新 尚教育老師提倡“閱讀兩手抓”,第一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著重訓練學生閱讀解題能力,包括對文章中心的把握,細節的定位,邏輯的推理等,長此以往可培養緊張環境下的實戰閱讀能力。第二手:閱讀過后的再次閱讀,即著重學生擴大詞匯量、積累句型、培養語感、提高翻譯、分析篇章、題目等基本功,為以后閱讀能力的提升積累更多的資本,也是實戰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的關鍵。新尚教育老師不僅給予學生閱讀方法,而且在平時也嚴格監督學生的閱讀任務與習慣,因此不少的學生在閱讀方面都有了很明顯的提高。
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語言文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有好多條例,不過我們考的主要是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內容來自用戶:Debbbbbby
教育政策法規一、教育政策法規基礎知識教育政策:政黨和國家為了實現教育目標、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是教育方針,政策的統稱。教育政策的類型:1、依據制定政策主體的不同,可分為政黨的教育政策、國家的教育政策和社會團體的教育政策。2、根據政策內容與層次的不同,可分為總政策、基本政策和具體政策。3、依據政策效力范圍的角度,分為全局性政策和區域性政策。4、依據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分為鼓勵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與原則性2、目的性與可行性3、穩定性與階段性4、合法性與權威性5、系統性與多功能性教育政策的體系結構:是指政黨、國家和社會團體制定的有關教育政策的存在及其表現形式。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1、確定教育政策議題2、明確教育政策目標3、設計教育政策方案4、選擇教育政策方案教育法規:是一切調整教育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即有關教育方面法律、條例、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和,是現代國家管理教育的基礎和基本依據。教育法規的類型:1、依據教育法規的創制方式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或者制定法、判例法和習慣法。我國的教育法規基本上屬于制定法、成文法之列。2、依據效力等級和內容的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有叫基本法和單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根本法,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普通法或稱單行法。教育立法:教育法規在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