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溫暖每一顆心靈 —教育的反思與感悟
更新時間:2024-04-06 17:10:52作者:貝語網校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是一個教師走向卓越的開始,一個每天都有自我反省習慣的人比之沒有的人,幾天可能看不出什么變化,但若干年后會拉開非常大的差距!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數學教師的工作更是如此,更要經常反思自己工作中的長處,善于總結和推廣,管理彰顯智慧,細節決定成敗,善于反思的教師不僅自己能夠盡快成長,學生也會因此幸福。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很容易把自我扮成“廟堂之上的”的“嚴師”,以為這樣就能夠有威嚴了,能讓學生敬畏三分。回想自己在剛開始擔任教師的那段時間里,我就以自我所認為的教師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天天板著臉,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調皮搗蛋的學生,沒有一個好臉色,見到他們有什么不良行為,立即當面呵斥,當時的我還覺得自我工作做得很及時、認真負責。但是慢慢地我發現有些學生開始對我“敬而遠之”,我覺得與他們心靈的距離上越來越遠。在與某個學生談話時,他對我說:老師,雖然知道嚴厲是為我們好,但是還是想說您對我們太“嚴”了。
我突然幡然悔悟,如果長此以往,那么班級的一部分后進生我是永遠也轉化不了的從那之后我開始著手改變自我,一點一滴地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開始打心眼里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遇到事情不再是呵斥他們,而是先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給予他們發言權,不再是先劈頭蓋臉對學生訓斥一頓了。慢慢地,我發現這些問題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他們的偶爾犯錯都是有原因的
班里有位男同學,他學習習慣差,上課的時候小動作多,經常“神游太虛”,一個眼鏡能讓他把玩半節課,每天的作業上交更是難上加難,即使交了也是隨便應付。為此同學們都不愿意跟他分在一組。了解到這一狀況,我開始每天多關注、關心他,我先把孩子的媽媽叫到學校跟她溝通孩子在學校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深入了解他在家的表現。他的家里還有個5歲的妹妹,媽媽過分關注妹妹而忽視了他,這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了嚴重的不平衡,所以出現了嚴重的逆反心理:媽媽說的話從來都不聽還經常耍脾氣,一不如意就把自己關在屋里,弄得媽媽也很無奈,母親越來越抱怨,乃至于動手打孩子。這時我能夠想象到孩子的內心是多苦,沒有人理解他,沒有人傾訴,沒有人安慰,把自我封世界里。我跟他的媽媽交流了關于教育孩子的方式。
對于孩子,我先是讓他理解媽媽的不容易,知道媽媽對他寄予厚望,然后又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開始關心他。他沒寫作業,我督促他補完;他作業不會,我就找同學幫助他…數學是他的最大難點,為此,我主跟他聊他的數學學習,不會了及時講,還在組里給他指定了數學“小老師”,慢慢地我看到他身上有了可喜的變化。他碰到我會怯生生地說出“老師好”,上課時注意力集中聽講的時間堅持地越來越長,作業不交的次數越來越少…
一次家長會上,我當著所有的家長表揚了孩子。家長會后,他主動找到我說,老師,我英語現在能跟上了,但是數學還是有困難,你能不能跟我媽媽說說,找個老師給我輔導輔導,我也想跟上班級其他同學的步伐。一句簡單的話,讓我看到了孩子內心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看到他敞開心扉愿意與我交流,我很欣慰我做的這一切其他同學也都看在眼里,孩子們開始對我產生信任,放學后、大課間經常有學生找我聊天:老師,我能跟你反映個問題嗎?
我能跟你說說心里話嗎?老師,我碰到一件事情……我漸漸明白我與孩子的心靈距離越來越近了。
其實,那些學習有困難、性格有偏差的學生更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溫暖的鼓勵來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老師充滿愛意的關懷,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
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妥當的批評,也可能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每個孩子都有一座屬于自我的樂園,我們沒能發現它,那是因為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晴。我們要相信:每一朵花都會綻放熠熠光彩,只是花期不同而已。讓我們用真心去溫暖每一個學生,去關愛每一顆稚嫩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