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詩兩首》教案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第一課時(一)復習導入,走近古詩。1.指名背誦送別詩《別董大》。
2.讀題,揭示詩題中包含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二)初讀引領,感知古詩。詩人在早晨送別友人林子方,寫下了這首詩,接下來就請大家讀一讀這首詩: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指名讀,讀順詩句。
3.指導讀,讀出節奏。
(三)品讀賞析,感悟古詩。再讀古詩,想必也一定能讀懂。
1.再認真地讀幾遍,想想詩中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試著和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詩中寫了什么?
(1)出示一二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理解“畢竟”“四時”的意思。學生質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著重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3.回歸整體,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讀寫結合,內化古詩。1.出示荷花圖片,看著此情此景,想說什么?
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選段,引導學生根據詩意,結合圖畫,抓住映日荷花的特點寫一段話。
3.詩人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贊嘆——﹙回歸一二句﹚。
4.這首詩題目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寫的是西湖的景色,詩中有送別的意思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5.想象一下,詩人面對這無邊的美景,會向友人林子方說點什么?
指名說,并把詩“送”給友人林子方——﹙學生朗誦,老師配樂朗誦﹚。
6.背誦古詩。
(五)課外拓展,豐富積累。介紹楊萬里有關荷花的其他詩作。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A.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B.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C.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 (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D.學習第四句:(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3.同學們,戰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4.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葉——無窮碧
不同 情在景中
花——別樣紅
絕句
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西嶺 千秋雪
東吳 萬里船
感謝您下載使用【班海】教學資源,本篇課文配套專業范讀音頻和配套課件,請微信掃描下方小程序碼或搜索微信小程序【班海】免費獲取。

領取課文朗讀和配套課件 添加答疑客服
老師還可以免費使用【班海】一鍵布置檢查朗讀任務,告別群刷屏,后臺統計一目了然。除提供小學課內朗讀素材以外,【班海】還有課外朗讀、古詩詞朗讀、國學朗讀等海量朗讀文章和音頻,讓學生養成朗讀好習慣,提高語文素養,讀出自信,讀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