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23 07:11:17作者:admin2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處于核心位置,它決定著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而且是教學的歸屬,同時還是教學評價的依據,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調控功能。倘若確立教學目標這個環節出了毛病,必將導致教學活動的偏差或失誤。因此,必須十分重視目標制定這項工作。制定教學目標有以下依據:1.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國家頒布的文件,它規定了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編寫教材、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質量的依據,當然,也是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一方面,我們編制的所有目標不應當超綱,另一方面,全部目標的合成,也不能低于大綱的總體要求。2.教學內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要吃透教材,把握編者意圖,順著編者思路去設計教學目標,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去考慮目標的側重點。比如初中語文教材是按單元編排的,每個單元冠有“單元提示”,在其簡短的文字中,已將學習該單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教讀課文的課題下面,印有該課的“訓練重點”,在自讀課文的“自讀提示”中也作了類似的說明。這些材料都不是閑言廢語,它們已把編者的意圖告訴了我們。在編寫教學目標時,要緊扣這些文字,努力用具體的目標來落實其要求,并把它們當作中心目標或重點目標來對待。3.學生實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必須予以充分考慮,在重視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要適當照顧“兩頭”,即對學得較快與學得較慢的學生因材施教。4.社會需要大綱和教材都是靜態的,往往幾年不變,而社會發展卻是動態的,可以說教材內容對時代進步來說,總是滯后的。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當考慮到這一點,適當地根據社會需要,充實必要的內容。制定教學目標應遵循以下原則:1.整體性原則要從學科的整體要求出發,一切具體目標都不能與總目標相悖。要力求知識、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有機結合,力求與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目的要求保持一致。2.可行性原則目標要適度、恰當,符合學生實際。普通性目標全體學生都能達到,發展性目標優生能“吃飽”3.可操作性原則目標要簡明、具體、易操作、易檢測。課時教學目標主干要鮮明,數量不能過多,否則難以落實。4.階段性原則明確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階段性,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如初一主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重視銜接,打好基礎;初二以培養思維能力和學習態度為核心,發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與創造性;初三著重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與應用能力,提高個性素養,促進整體優化等。5.科學性原則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知識,用不同的行為動詞作出具體而恰當的描述,嚴格把握分類的準確性、描述的嚴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