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6 08:48:45作者:網絡
記得前天早上看朝聞天下,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小孩子放學回家,家長不在,就去鄰居家找,看到家長在搓麻將,家長說,還不回家學習,有什么好看!孩子就回家了!等家長散場之后,回家一看,孩子正與一群小將在玩麻將,家長很生氣,孩子卻說,你在玩麻將時,不是讓我學習的嗎,現在我正在學!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啟蒙教師,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責,且不要大意!現在的孩子接受的媒體很多,因此好壞參半,家長要做好引導的工作,這很重要,一味的讓其按你的要求去做,那是不明智的,往往會適得其返!在引導的過程中,與孩子成為朋友,這可是你教育的關鍵,只有成為朋友們,你們才會無話不談,你的建議他(她)才能接受,否則的話,用強壓的政策他(她)一定不愿意接受,久而久之,就成了無話可說的孩子與家長了!關于教育的內容,就大同小異了,好的,積極向上的,一切以家長的目光看是陽光的東東都是沒有問題的!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摘要:校園教育是孩子成長教育的主導,家庭教育則是孩子教育的基礎。初入校園的小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存在著歧義。而兩者雖各具特點,但卻統一于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不可分裂而談。也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關鍵詞:小學;校園;教育;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的成長,除自身耳濡目染的學習與潛移默化的環境感染外,最主要教育來源于學校的老師與家庭中的父母長輩。小學,作為一個孩子接受正規教育起始的場所,既是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初始,也是除原生家庭教育外,接受校園文化熏陶、系統學習文化課知識的初始。孩子進入小學后,是校園教育占據主導,還是家庭教育占據主導?孩子的學習該是由老師全權督促,還是由家長共同監督呢?針對孩子教育在現實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旨在解讀概念、分析情況、解決問題。
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概念解讀
首先,學校教育從字面上可解讀為:在校園中實施的教育。具備固定的教學場所,專門的講授教師,以及一定數量的學生。同時,具備明確的培養目標、教學方案、管理準則、教學內容等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學校成為為專門為社會培養人才和提供人才的場所。小學教育是孩子啟蒙教育的延伸,是未來孩子接受繼續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