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新時間:2024-05-20 22:12:04作者:貝語網校
楊茜婷
202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本該在歡聲笑語、闔家歡樂的氣氛中度過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然而造化弄人。現在唯一熱鬧的地方,是醫院吧。我低頭看向我手腕上的病診環:病例——新冠狀型肺炎。
看向窗外,昔日熱鬧繁華的街道寫滿了冷清,本來掛著的火紅燈籠卻無人欣賞。我的感染并不嚴重,于是我被安排在雙人室里。在我旁邊是一位60多歲就已白了雙鬢的老人。
她氣色很好,每天她的兒子會帶著一家三口來看望她,相比之下我的身旁便比較孤寂。那位老人或許懂得我的傷痛,開始與我交談,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會一起接受治療,一起在醫院樓下散步,一起對看護我們的醫護工作者道謝。如果因為疫情,我與那位老人成為了忘年交,等我們康復時,那日子該有多好啊。我開始期待了。
那天下午,我記得很清楚。一抹殷紅色的夕陽照在西山上,湛藍湛藍的天空浮動著大塊大塊的白色云朵,它們在夕陽的輝映下呈現出火焰一般的嫣紅。是黃昏。她對我說:“小楊,我怎么感覺今天沒有往常熱鬧呢?”我看向周圍,除了那接近地平線的黃昏,周圍依舊忙碌。我沒有當回事,“你是不是太累了?休息一會兒吧!”說完我們便各自休息。
第二天再次醒來的時候,我身旁的那張床位不再了。我急忙叫來護士詢問:“您好,跟我住同一病房的那位老人怎么不見了?是康復出院了嗎?”護士有也遲疑,“她昨晚突然嘔吐發燒,人現在在ICU搶救。”“哦……”我輕輕哦了一聲,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又是黃昏,只不過這次的黃昏……有些黯淡了。我再次看向身邊,依舊空無一人。正當我沉思之時,我看到了老人的兒子。他三步并兩步走到我床邊對我說:“我母親……不在了。這是她臨走前讓我交給你的。”我接了過去,忍著眼淚。“好的,節哀。”( 作文 WWW.)
我小心翼翼的打開那張紙片,只有一句話:小楊,我走了,你要保持好心情,積極抗疫,會康復的!昨晚我看到窗前的那綠蘿長出了一片新葉子,我想春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那天,我在窗前看了許久……
3月份,我帶著老人的盼望興奮地打出那家醫院,身后的護士揮手告別,我卻只能說:你們辛苦了。
街道上,我依舊沒有看到許許多多的人流。但,我看到了那已經發芽了的枝葉。
又見枝頭吐新芽。致敬醫護工作者!
張晨曦
蝴蝶飛過滄海,為了尋找一個幸福的國度;候鳥長途跋涉,為了尋找曾經遺失的美好;繁星隕落天空,為了尋覓一個溫暖的懷抱。我苦苦尋覓,一個怒放的生命,探尋其獨有的生命規律。
喜歡放任自己四處游蕩,呼吸城市最中央的生命氣息;喜歡望著窗外的綠葉發呆,在陽光的搖籃里做夢,一切都是那么寧靜而美好。可是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再美好的事物都有兩面性。就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的那么突然,那么令人措手不及。不斷有人被感染,不斷有人死去,它宛如一頭恐怖而兇狠的猛獸不斷吞噬著人們的生命,來壯大自己。處于爆發源頭的武漢,人心惶惶,天空中的光明不斷消失,伴隨著的是即將到來的無盡黑暗。枝頭的鳥兒不再鳴叫,曾經繁華的街市變得凄清而悲涼,路邊的枝葉也失去了光彩。
盡管如此,身為龍的傳人的我們并沒有放棄!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依然奮戰在抗疫的前線,只為能再多救助一位患者。各大企業緊急復工,只要有條件都在生產醫護用品,供應抗疫前線和廣大國人的需要。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而奮斗。數據一次次的刷新,越來越多的人掙脫了疫情猛獸的控制,這是光,是希望!我不斷感悟生命的真諦,探尋新生的奇跡!
我想生命最開始藏在一粒不知名的種子里,我好奇它會長出怎樣的枝葉或是花朵。但漸漸的,我忘卻了它,可它沒有忘卻這個世界。即使被忘記,也依然成長。它不會因為被忘記而拋棄自然賜予的神奇生命。它可能被踩在泥土里,接收大地的溫暖,吸收雨露陽光,直到它長出新芽,我們回頭看去,稱贊它是如此美麗、嬌貴!我們該是贊美生命的!
花開花落,日月更替,生命如時間的長河永流不息,驀然回首,又見枝頭吐新芽!
郭祎璇
你聽過花開的聲音嗎?那是在寒冷和孤單中綻放的一點聲音,也許微不足道,但在這聲音里蘊藏著一整個絢爛的春天,足以溫暖所有的土地。
——題記
新年的鐘聲響徹神州大地,本該是萬家燈火通明之際,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拉開了冬夜的帷幕。這無疑是一個最黯然的春節,陰霾籠罩在人們的心頭,疫情地圖上大片的紅色消磨著人們的意志。我們唯有望著始終藏于云層之后的太陽,夜晚看不見月光的晦暗,仿佛世間萬物都藏于冬夜之中,在一瞬間失去了生機。
冬夜固然漫長,但春天的腳步也在緩緩向我們走進。
鐘南山院士耄耋之年臨危受命,奮不顧身奔赴疫情第一線,滿腔熱血為國為民。張宇定院長身患漸凍癥,但他依然身先士卒、堅守奮戰,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抗擊疫情的長城。李文亮醫生冒著風險,以醫者之心傳遞著疫情的警報,扛著爭議和苛責,明知前路兇險卻依然奮戰在疫情一線,以身殉職帶來了春的聲音。
他們是救贖者,是帶來春的使者。“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他們鏗鏘的誓言;請戰書上那一枚枚鮮紅的指印,彰顯的是醫者義無反顧、不怕犧牲的決心。他們是一群普通人,只是在冬夜降臨時,選擇換上一身白衣,選擇作為醫者,同病魔斗爭,同死神搶人。一襲白衣遮掩不住他們靈魂的春光。
沒有哪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哪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鑒真東渡時的一句偈語,也被視為中日友誼的象征。如今寫在了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送給中國的物資箱上,再次向我們展示了中日兩國的深厚情誼。敘利亞的幾名學生搜集了當地的所有醫療物資,通宵辦理手續只為在所有航班停運之前將物資送往中國。輕工業不甚發達的俄羅斯亦是二話不說向我們捐贈了二十三噸物資……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呼喚著春天,他們站在冬夜的盡頭,從此天光大亮。即使春光微弱,它也會為我們帶來絢爛的春天;心向未來,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冬夜雖然漫長,卻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溫暖和希望終將匯聚成絢爛的春光,這片被病毒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必將是破土而出的溫暖春天。
冬已盡,春可期。寒夜如春,終有一日,大地回暖,春天如約而至。我于冬夜之中窺見春光,冬夜褪盡的遠方,是萬家燈火的河清海晏,是櫻花盛開的山河無恙。
你聽見了嗎?那是花開的聲音。
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