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05 20:02:20作者:佚名
點擊藍字關注“快點溫州短視頻”
近日拆了圍墻打一字,市區銀竹花苑小區業主向本報“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該小區的一面墻前兩天突然被街道工作人員拆除,原因是這面墻越了“紅線”。
該小區業主表示,自2003年小區建成以來,這面墻就一直存在,從未有過“越線”一說,一名業主質疑:到底是“墻越了紅線”,還是“紅線劃到了墻上”?
銀竹花苑被拆掉的圍墻。杜一川 攝
記者探訪
“越線墻”仍未復原,墻邊垃圾滿地
銀竹花苑位于鹿城區南郊街道,4月20日上午,記者在該小區看到了這面“越線墻”。
記者發現,這面墻位于小區南區西南角,臨近7幢居民樓,目前處于拆除停滯狀態,由于小區所處的周邊地塊已被征收,尚未開建,這面墻被拆后,原本的封閉小區便被開了個約20多米的“口子”,且墻邊到處都是垃圾。
記者從小區物業了解到,銀竹花苑于2003年建成開始入住,目前小區常住303戶,這面墻小區建成之后便一直存在,之前未聽任何部門說起有“越線”的情況。
業主反映
越不越線還沒搞清楚,墻就被拆了
當天上午,記者從銀竹花苑業委會主任尚光輝口中了解到事情的經過。
據尚光輝介紹,4月9日,鹿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南郊中隊工作人員來到小區,向小區發放了責令限期改正告知書,該告知書顯示,工作人員對銀竹花苑7幢西南首的簡易板房進行檢查,該簡易板房取得規劃許可,屬擅自搭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和《浙江省城鄉規劃條例》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責令小區在4月16日前自行拆除。
“這個簡易板房之前是給小區里的清潔工使用的,既然是違建,拆了也理所應當,但我們哪知道,拆了板房還要拆墻……”
據尚光輝表述,4月12日上午,幾名南郊街道工作人員來到小區,稱簡易板房旁邊的墻越了紅線,要拆掉。從未聽聞小區的墻有“越線”一說的尚光輝第二天便帶著幾名業委會成員前去街道了解情況,然而4月14日,南郊街道已派人將這面墻拆了。
記者隨后從尚光輝處看到了一份小區的總平面圖,“我們這幾天也到處在跑,拿到小區的總平面圖,圖紙上顯示,當時小區建成后墻就是這樣的拆了圍墻打一字,后期我們也沒向外拓展過,十多年過去了,怎么現在成了越線呢?”尚光輝說。
另外,部分小區業委會成員認為,目前墻到底越不越線還沒搞清楚,街道就派人拆墻,給小區的治安帶來了隱患,街道的做法未免有些操之過急。
街道回應
這面墻確實越線了,將安排協商做好溝通
銀竹花苑的這面墻到底越沒越線?街道工作人員拆墻行為是否操之過急?帶著這幾個問題,記者于4月21日來到南郊街道了解情況。
該街道城建中心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由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在2001年7月11日出具的銀竹花苑(原名:金竹花苑)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以及溫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
該負責人表示,銀竹花苑西南首地塊目前已經征收完畢準備出讓,因此街道對于該墻體是否越線專門去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調取過檔案,目前所劃的紅線也是嚴格按照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上所標注的坐標點號劃的,根據這份報告書上的坐標點號所示,該墻的確越過了紅線,而小區業委會所出具的總平面圖,因圖上沒有標記具體的坐標點號,也無法查證是否準確。
“按照紅線所示,小區的這面墻需向內移動約20平米。”
該負責人分析,這面墻有可能是當時因某些原因,小區開發商建設時沒有嚴格按照圖紙建了這面墻,而不知情的業主便以為圍墻內都是小區的范圍。該負責人表示,如果小區業主對街道測劃的紅線結果有異議,也可自行尋找有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進行重新測量。
對于小區業主反映的街道工作人員拆墻行為是否操之過急一說,該負責人表示,其實之前就和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有過溝通,但那次溝通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那天前去小區拆墻,原本我們是想馬上按照紅線范圍立即給小區砌一面新的墻,但當時受到了小區業主的阻擾,因此無法進行施工。”
該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林喆表示,銀竹花苑業主的心情街道也非常能理解,畢竟也是住了10多年的小區,換做是誰心里也不舒服。但征地紅線街道是不可能擅自更改的,也不能因為業主住了10多年,而將這20平米國有土地劃為小區的范圍內。
“我們的工作人員與小區業主之間的溝通確實存在問題,我們將再次召集小區代表進行解釋和協商,也歡迎他們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林喆說。